① 保研外推有名额限制吗那教育部的文件里有个“留校限额”是什么意思,是指保本校的上限人数吗
留校限额是这个学校的推免指标中内推最高人数,理论上内推名额数是>=0,<=留校限额。但版在具体操权作中,各校一般是在将名额分到各院系时已经分好内推名额和外推名额。在这种情况下,你取得推免资格时一般也就已经确定了是内推指标还是外推指标,不可以再自由选择外推或内推。
② 现在保研的政策改变了,学校不限制内保名额了,所有能保研的学生都可以选着保送外校。
如果你确定自己可以拿到本校的保研资格,保外失败的可能性一般不大,在选择保送的外校时一定要多选几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大学一定要有层次区别,说白了就是学校要有好有差,一般不会失败,只可能看去的学校怎么样了。现在无公费自费,一般都是奖学金制定,你去面试了就知道。保研一般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若你现在是大三,本学期还是要认真学习专业课,争取考出好成绩。 2、暑假和其他人一样准备考研,另外开始关注各个高校本专业的免试生招生信息,并且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看导师的简历,对有兴趣的老师发邮件给他,介绍自己在大学本科期间的表现,等待回复,并保持联系。导师需提前联系,可对今后面试有帮助。 3、开学初9月份本校将会出台保研名额的分配,积极争取到一个保外名额,在8月中旬到十月初各大高校将会开始对外校保研学生的考试及其录取工作,一般是先在网上发布免试生招生信息,你按要求把材料寄过去,通过初审后亲自去考试。 4、通过对方学校的考核后可收到对方学校的接收函,如果你本校的保外名额也拿到了,那就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手续的问题了。 提醒:保研需要实力,所以大三课程一定要考好,方便日后争取本校保外名额,提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切忌不可孤注一掷的保研,也需做考研准备。
③ 内蒙古大学基地班的每年的保研名额是按什么分配的有几个名额,是按成绩分的吗
按人数的25%保研,我班有60人,有15个保研名额,文、史、哲各5个名额。基本就是按照每个专业的前五名保研,是大学四年成绩的平均绩点。如果在本专业第一的话,应该可以跨专业保研(哲学的可保汉语或是历史的)。这里强调第一,是因为不可能把15个人都保到同一个专业,所以只要成绩好,比如哲学专业的第一名可以排进汉语专业的前五名就可以保汉语的研。
④ 拿到保研名额一定能上吗
拿到保研名额一般一定能上。
除了极个别作死的情况都能保研。个别情况包括:1.毕业论文分过了但是太低,有的学校对这个有要求。2.毕业论文挂了3.要毕业了发现学分没修够4.后续在保研系统上误操作了5.自己不想读书跑去工作了所以,拿到保研资格后,如果你已经联系好学校了,大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到毕业。不要碰上面这些红线即可。当然,更多人会选择找个实习攒点毕业旅行的储备资金。还有人会在大四下就开始跟研究生导师去搬砖了。
我们在获得保研资格之后,一定要仔细阅读推免流程,比如网上申报的一些流程。如果错失了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导致自己的推免名额没有派上用场,可以说是相当可惜。在这里,小编要特意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网上通知的时间,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错过申请、面试等的时间。
在获得推免资格后,一定要联系自己院校的老师。因为我们都知道,除非你是非常的优秀,才会有老师积极联系你。当然,老师所带学生的名额也有限,如果不积极联系导师,即使你获得了推免资格,但如果没有及时联系到愿意带你的导师,推免则会陷入比较尴尬的处境,所以大家要尽早联系导师,让老师知道你的态度、能力和科研潜力。同时,要提前采集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本专业的保研名额,录取外校推免生的名额,每个导师会带几个学生,毕业难度、毕业去向等信息,都是我们联系导师、准备面试前必须要采集的重要信息。
⑤ 大学的保研名额,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4年保研名额 华南农大 310 中国农大 705 西北农林 850 北京林业 510 南京农大 640 华中农大690
⑥ 一般大学保研名额什么时间最后确认
大四10月分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考研基本上开始报名了,所以各学校会确定保研名额
⑦ 能来这吗.每年保研的名额大约多少
各个高校的保研名额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10月份,即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就会有大概的名额出来。具体的名额要根据各个学院的指标来分配吧,不过似乎和往年差不多!校外保的话,现在是放开了,只要外面的学校要你,本校一般都会放行!
⑧ 每年的校内保研名额是按照比例划分给各个院系还是按人数
1、每年的校内保研名额是按照比例划分给各个院系还是按人数要咨询教务处,因为不同学校的推免生名额分配政策不同。肯定和人数相关,但人数是指各个专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而不是专业学院在校生的总人数。
2、一般来说国家是按照学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分配,所以各个学校通常是在照顾重点学科或专业外的名额都是按照毕业生人数的一定比例分配。
⑨ 怎样才能得到保研名额保研能进什么大学
保研有六种方法,快来看!赶紧看看吧!
谈起保研,大家往往想到最多的即是九月的普通推免及近年来火爆的夏令营。但实则在这两种保研形式之外,还有其他多种保研政策。下面小编就为你盘点保研的六大方法有哪些。
一、普通保研和赴外招生简介
普通保研,即大家所熟知的9、10月份正常推免,通常是各高校利用9至10月中的1—3天时间,采取笔试、面试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是否适合本校以及本学院的培养模式,选拔部分推免生进入本校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部分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会于正式开展推免复试之前,派出招生小组赴国内部分高校招收推免生。招生小组赴外校招生期间接收推免生申请,并在该校举行推免复试,复试流程和普通保研复试流程类似,但一般相对简单。
二、夏令营
1.夏令营简介
保研夏令营(包括暑期学校,下略)是近几年各高校(以985、211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抢夺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一般利用暑假中一周左右的时间,采用学术交流会、讲座、面谈等形式,与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接触,全面测定学生是否符合本校的要求、是否适合本学院的培养模式。保研夏令营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仅通过参加9、10月份推免复试而保研参加人多、老师与学生之间接触短暂、录取比较仓促的缺陷。不仅提前选拔了优秀学生进入本院校,还会为本院校招生宣传工作锦上添花。
2.夏令营优势
夏令营为何会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学生的青睐?不言而喻,这是因为夏令营有很多优势。
通过保研夏令营,我们一方面可以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录取意向,降低正式推免时填报外校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前与导师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避免盲目选择。对推免生而言,参加夏令营不仅可以使自己对所学专业各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毕竟到对方院校亲身经历、亲自参观,远比自己通过网络搜索资料要可靠得多,还能依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了解自己适合攻读哪个专业,在填报攻读方向的时候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不至于茫然失措。除此之外,通过与外校优秀学生的接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便于为之后的复试做好准备,提高复试成功率。
夏令营中一般包含面试环节。如能获得夏令营发放的预录取通知书,则在9月份正式推免时可以省去面试环节,拿到推免名额后即可直接被录取。也有部分夏令营的考核结果不以录取与否为标准,如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的自主招生,以A、B、C档区分成绩,对应不同的招生政策;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则将夏令营获得的成绩记作9月份正式面试成绩的额外加分,等等。同时,一些招生院校往往会在夏令营期间录取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且在该院校保研名额中占较大比例。例如,假设今年某高校某学院决定招收100名硕士研究生(包括学硕与专硕),其中,计划招收推免生80人,统考生20人;而其在夏令营期间招收的营员有80人,最终录取60人,假设这60人全部获得本校的推免名额且都选择去该校读研,那么留给9月份推免生面试的名额也就只剩下20个。由此观之,夏令营在整个保研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同学在稳妥的“保内”和有风险的“保外”之间难以抉择。在没有开设夏令营的时候,如若想要保外,必先放弃保内,这样导致有些学生对保外望而却步;同时,某些高校某些学院的保护性政策也让学生发现保外较为困难而屈从于保内。夏令营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象。如果在暑期,保研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之时,有意向院校发来预录取通知书,则学生会更有把握选择保外。但也有一些夏令营并不给出预录取承诺,仅仅提供申请学生与招生导师见面和了解开营院校的机会。
简而言之,夏令营的优势对于推免生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够在夏令营期间获得一所甚至几所院校的认可,那么保研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幅提升。
三、校际互推
1.校际互推简介
在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合纵连横”加强校际交流的大形势下,许多高校形成了联盟,推出了联盟高校校际互推免试研究生的政策(比例基本上为1:1,即互推院校双方必须同时推荐相同数量的学生)。联盟成员高校之间的推荐免试生将优先给予其考生预录取资格,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联盟成员高校鼓励本校学生报考其他成员高校研究生,并给予优先调剂和复试的资格;部分高校规定,凡由联盟高校推荐的学生,原则上都要接收。
2.目前国内比较大的高校联盟有:
(1)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
东北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2)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秀资源共享联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华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
(3)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卓越联盟
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除以上四个高校联盟之外,C9高校、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以及一些有合作协议的高校之间也有校际推免的名额,一般比例都是1:1,有意保研的学生务必关注自己学校的相关通知。
3.校际互推流程
联盟高校推荐的学生一般由学生所在高校选拔,保研名额及登记表通常由学生所在高校提供或不占本校保研名额,并且指定交流高校。部分交流高校要求对方学校按照指定学科专业推荐。
被推荐的学生有的无需再参加交换高校的推免考核,在不出现意外(如学生有不及格科目、被处分以及其他被双方高校认定不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情况)的情况下,学生均能被交流高校接收为推荐免试生,但是其研究生导师需要学生自己联系。
学生在获得校际交流保研名额和交流高校的接收函之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报名以及寄送相关申请材料等工作。
四、支教保研
1.支教保研简介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自1999年开始实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是为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经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共同研究,组建而成的。
有关高校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每年招募一批具备本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同时按照当地团组织安排可兼任所在乡镇、学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支教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募指标由教育部专项下拨,不占用所在高校当年计划内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指标。被推荐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奉献精神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有愿望并有能力为西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此项选拔对综合成绩有一定要求,中共党员及社会工作突出的主要学生干部优先,有科技、文艺特长者优先,学生还应服从所在高校的其他补充要求。
2.支教保研流程
所在高校公开招募,学生应当按照高校招募通知上的要求,在截止时间之前向所在高校相关部门提交指定的材料。
招募截止后,高校相关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学生干部表现等确定考察对象;并对考察对象进行综合测试,考察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确定名单并公示、上报;之后学生要参加所在高校与研究生支教团分别体检,最终确定入选名单。入选学生需按照各高校要求参与一定的实习活动。
成功获得预录取通知后,申请学生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报名以及递交相关申请材料等工作,完成研究生保留学籍工作,之后则与普通保研流程无太大差异,遵照所在高校的要求进行操作即可。在完成一年的支教工作后,可以正常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五、补偿名额
1.补偿名额简介
从2012年起,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补偿”推免指标,简称“补偿名额”。2014年起,教育部继续实施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生名额补偿政策,但推荐和接收办法较往年发生较大变化。
此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也提供类似的补偿名额。
六、计划单列
1.计划单列简介
除了上述的常规保研途径之外,各大高校往往有一些单列计划,其中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在本科期间有突出科研学术成果,或者参加大型学科竞赛获得突出成绩学生的科技保研指标(特殊学术专长保研);
(2)本科毕业后担任两年辅导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保留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再入学攻读研究生(工作保研);
(3)硕师计划;
(4)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6)艺术特长生;
(7)体育特长生。
以上只是比较常见的保研方式,具体还要看招考学校与贵校的学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