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研推免 > 张爱玲奖学金

张爱玲奖学金

发布时间:2020-12-12 21:31:54

『壹』 #年少不懂张爱玲 读懂已过少年时#你眼中的张爱玲究竟是怎样的人

张爱玲离我来们是近的,在喜欢自她的人心中,她永远是新鲜活跃的。她说:中国人说话,但凡有一句适当的成语可用,中国人是不肯直接说话的。《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张爱玲文集》4卷,P.22。可是,现在有时候也真没有办法,有那么多的人说话找不到贴切的词时,宁愿借用张爱玲的言语,引一句,用上去,稳稳的,妥贴的,再合适不过。因为所引的话正是切中了人生底蕴中最关切的地方。

『贰』 香港大学的奖学金是怎么分类的有那几类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吗

香港大学提供给符合资格的学生以下奖学金:一是研究生奖助金,每年189700港元;二是研究生奖学金,每年172200港元,二者不能同时获得。

同时,香港政府还为通过筛选、符合资格的博士生提供每年240000港元的博士生奖学金。香港大学每年为约800名研究生新生提供奖助,几乎覆盖了全部被录取的学生。

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本科条件:

香港大学本科阶段的奖学金的奖项是非常多的,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奖学金。

1、本科入学奖学金

申请对象:所有攻读香港大学全日制的本科课程的学生

评判标准:奖学金的考核标准和录取标准是一样,主要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英文面试的表现。其他一些奖项,特长等综合素质也会作为参考。

如何申请:入学奖学金无需单独申请,获录取的学生将自动被纳入奖学金考虑之列。但个别入学奖学金需要面试,如张爱玲纪念奖学金。

2、院系奖学金

香港大学各院系均设置有不同的奖学金,奖励学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如商学院下设置了美国商会慈善基金奖学金、香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奖学金(2000港币每人)、中国银行香港慈善基金(1万港币每人)、英皇慈善基金奖学金(1万港币每人)。

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硕士条件:

香港大学对研究型硕士有研究生奖助金和研究生奖学金提供给学生。香港政府还有“香港博士生奖学金计划”可供申请,学生最低可以获得17万多港币的奖学金,三种奖学金基本能够覆盖所有入学研究生,相当于免交学费,并为学生提供生活费上的补助。

(2)张爱玲奖学金扩展阅读

香港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校,而且其在世界和亚洲的排名中一直处于前茅,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内地学生选择申请香港大学。香港大学不仅这些方面吸引内地生,还有一点也非常的吸引内地学生,那就是香港大学种类繁多的奖学金。

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香港大学每年均会拨款设立入学奖学金,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每年港币14万元,共发放3年,而委培第一年奖学金最高可达人民币3万元。

入学奖学金是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学生入学后,还可以申请港大约一千项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和奖项,这些奖学金和奖项,用于奖励在学术、体育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同学。

『叁』 张爱玲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上的香港大学

张爱玲十八岁考取伦敦大学,但因战争转入香港大学文学专业
是很偏……..

『肆』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字廷众)、母黄素琼(字逸梵)。

张爱玲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煐。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

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1932年,母亲去往法国,张爱玲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于圣玛利亚校刊。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并迁回麦根路别墅。张爱玲写《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红楼梦》、《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皆未发表。1936年,母亲携美国男友返回上海,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馨评》。在《凤藻》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后与后母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1938年年初,张爱玲趁夜逃到母亲家(详见张爱玲自传散文《私语》)。同年张爱玲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

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姑姑迁居静安寺路赫德路口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楼51室。因战乱持伦敦大学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文科,认识终生挚友炎樱。[2]1940年,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母亲的男友死在新加坡战火。

『伍』 晚年暴富的张爱玲,为什么任凭自己的弟弟穷困潦倒

张爱玲,民国著名的才女,现代女作家。虽然她的人生离乱不可述,但是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和翻译作品。其中以小说成就最高,在中国小说史中具有坐标的价值。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李鸿章,张佩纶,黄翼升都是家族的先人。但是她父母的结合,也是旧式的婚姻。这对小夫妻,有着极为不和的三观。张父是标准的遗少,志大才疏,唯我独尊,眠花宿柳,既抽又赌。夫妻二人感情极为不合,但是短暂的婚姻期间,也是生下了一子一女,便是张爱玲和她的弟弟张子静。

不论是真坦然还是面子情,张子静晚年开始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张爱玲的回忆文学。他不断地读她的书,缅怀过往种种,反复强调我不如姐姐,说姐姐的才华像钻石一样光芒万丈。

从张爱玲早年的经历不难看出,她的冷漠几乎全部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而她晚年对生活窘迫的弟弟不施援手,也是因为早年的经历。所以她后来才会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当了解她的过去后,也就不会觉得她后来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了。

『陆』 张爱玲的坎坷一生 谁可以讲一下 拜托啦

张爱玲出生于没落的巨宦之家,族叔张之洞是清末四大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之一,李鸿章是她的外曾祖父。张爱玲记忆力出奇地早,当她还在站桶(类似于现在的学步车,让婴儿站在里面不会摔倒)中的时候就已经有分辨和记忆能力了(见《小团圆》)。七岁时写了第一部小说,家里佣人就开始争相传看。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父亲,但后因继母挑唆被父亲囚禁,(这一经历及内心描写可以参见《半生缘》中顾曼桢被囚)姑姑出面调解,被其父打伤。张成功出逃后到了母亲那里,其母一生漂泊,居无定所,无法承担其既读书又穿衣的贵族式需求,张决定选择读书。张十九岁考取伦敦大学,但因战事使其只能在港大就读,期间成绩优异,获奖学金。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得不辍学回沪,与姑姑同住,所以张同姑姑感情很好。二十至三地岁期间是其创作的顶峰时期,其间(24岁)与汗奸胡兰成结为夫妇,后终因胡到处留情与之离婚,其后与导演桑弧秘密相恋。32岁赴港,35岁去美国,36岁在美国与赖雅结婚,37岁时其母逝世。1995年张逝世,张一生无子女(《小团圆》中描述有一次堕胎经历),指定宋淇夫妇为继承人。其间坎坷只有张自己知道。建议看完张所有小说,里面映射了她很多亲戚,《小团圆》是自传性质的小说,可以一看,但不能全信,得对照其它小说去伪存真,会对张有更多了解。张小说中的人物很多是为了钱,很多对别人不信任,这与她的生活环境大有关系。她对母亲和父亲的爱都被父母的无意之举给扼杀了:父亲对她的囚禁使她对父爱彻底失望,在囚徒生活中她想依靠她的贴身佣人逃走,却没有获得帮助,从前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佣人的亲人,经此一事,她觉得这个佣人不过把自己当作事业,并不是亲人;当她将所有爱倾注在母亲身上时,母产把她得到的奖金(八百块)打牌输掉,从此以后她对母亲的感情大变,所以母亲死前给她信说要见最后一面,她也没有去。她把所有的情感交付与胡兰成时,她的痴情与胡的滥情使她最后很受伤,但这是她一生最刻骨铭心的爱,当她老了做梦的时候也还梦见了她与胡和一群孩子。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曾很心疼,如果她不是爱错了人,她或许后半生会很幸福。她与赖雅婚后很平淡,彼此间更多的应该是亲情,相互依靠渡此余生的感觉了。

『柒』 张爱玲奖学金基金为多少呢还有17o万元港币去了哪里了

目前没有明确数据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捌』 简述张爱玲在香港的求学经历

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姑姑迁居静安寺路赫德路口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楼51室。因战乱专持伦敦大学成绩单属入读香港大学文科,认识终生挚友炎樱。 1940年,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母亲的男友死在新加坡战火。
张爱玲出自名门,血管里流淌着“贵族的血液”。她有一个“阴暗霉朽”的父亲,一个思想新派的母亲,和父亲决裂后,于1938年初逃往母亲家。后来,她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伦敦大学之行受阻,世界时局动荡下,张爱玲以伦敦大学的成绩单入读了香港大学文科。在她即将毕业时,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张爱玲回到上海,从此开始她的文学创作。

『玖』 张爱玲晚年是百万富翁是不是真的

今年是张爱玲逝世20周年。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房东发现死于加州的公寓中,发现时已经去世一个星期。
关于张爱玲,我们熟知她在上海、在香港的生活,她的童年、她的求学及至她创作旺盛的时期。她晚年在美国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张爱玲去世后,她的遗产由好友宋淇夫妇保管,宋氏夫妇去世后,他们的儿子宋以朗成为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过去几年,在宋以朗的帮助下,张爱玲的遗稿逐渐出版,《小团圆》、《雷锋塔》、《易经》……而在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书信中,我们慢慢了解了晚年张爱玲的美国生活。
最近,宋以朗整理出版了《宋家客厅》一书,细说父母与文坛好友的交往,其中自不会少了张爱玲。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其中谈张爱玲晚年经济状况的部分,我们会发现,张爱玲的晚年并不如之前大家所想的那么窘迫。对张爱玲和宋家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关注文末的新书发布会信息。

张爱玲的美国移民“绿卡”。证件显示她到美国的时间是1955年10月22日,地点是旧金山第13区第26港。
张爱玲死后,遗嘱执行人林式同需要处理两件事。其一,处理遗体。9月30日,治丧小组的成员林式同、张错、张信生三人在加州租船出公海撒骨灰,尊重遗愿同时遵守法律。其二,张爱玲在遗嘱中说她所拥有的东西交给宋淇夫妇,包括钱财与一些遗物。
于是林式同再去张爱玲家整理遗物,这所房子位于洛杉矶市10911号RochesterAvenue206室,根据林式同的描述:“正对着电梯口,一条笔直的走道,四面没有窗,灰灰的日光灯,整天亮着。到了尽头,靠左边,就是张爱玲住的房门。一打开门,房里弥漫着沉郁的空气,我很快的把所有的窗户打开……地上摆着许多纸袋,包着不同东西,门旁靠墙放着那一张窄窄的行军床,上面还铺着张爱玲去世时躺的那床蓝灰色的毯子,床前地上放着电视机、落地灯、日光灯,唯一的一张折叠桌倚在东墙近门的地方,厨房里搁着一把棕色的折叠椅,一具折叠梯,这就是全部的家具了。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轻便好拿,包括电视,她原来有个小的,只有五六吋,大概太小了,看不清楚,搬家后买了一个新的,大一点,有十几吋,也不重。张爱玲买了大量的灯泡,因为她怕黑怕冷清,电灯电视一天到晚开着,这习惯她曾经跟我谈起过,‘有时还藉电视声音催眠’。对门朝北的窗前,堆着一叠纸盒,就是写字台,张爱玲就坐在这堆纸盒前面的地毯上,做她的书写工作……墙上没有挂任何东西,连一张日历也没有,真可算是家徒四壁。张爱玲的房内除了她自己的作品和定期杂志外没有书。”
最后一点其实不对,因为房间内有张爱玲最爱的《红楼梦》和丈夫赖雅的亲笔签名书。
“更衣室里除挂着的衣服外,地上堆满了各色各样的纸袋……她从来不用箱子,什么都是临时现买,一搬家就丢的丢了。她不用普通的女鞋,唯一常用的是胶底浴用拖鞋,买了好几大包,全是新的,用脏就丢。”此外张爱玲生前在韩国城租了一个三英尺见方的小仓库来摆东西,全用纸袋装着。
外界有人看到这些描述就觉得张爱玲晚年很凄凉。我觉得,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何必要求她一定要住花园洋房,坐跑车、养番狗、吃鲍参翅、穿名牌时装、携高贵手袋、戴钻戒、搞整容?就我所知,张爱玲在赖雅去世之后的感情生活应该是空白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一定要她有个伴侣呢?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很凄凉吗?你可能有如此想法,但正如她那篇散文所说的,她要你“把我包括在外”。
以我自己来说,最近作家陈玉慧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忆数年前上门来探访我的事。她写道:“宋家现在是宋以朗一个人住,张爱玲的文件和书稿,全置于客厅一大桌上,再加上一墙壁张爱玲或有关张爱玲的著作,除此,没有别的家具或装饰。”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无妻无儿,家徒四壁很凄凉,反而这种生活我喜欢得很啊!

林式同给宋淇夫妇的张爱玲遗物清单。
林式同将张爱玲家里的物品归类,分为九大块:一、银行财务及税务部分,需要让律师处理,其结果将专函报告;二、家具,包括电视、灯桌、桌子等;三、衣服,包括化妆品等;四、来往信件,分为宋淇夫妇、亲戚(姑姑与弟弟)与其他人的信件;五、作品手稿;六、身份证明,包括结婚证、公民证;七、随身用品:眼镜、假牙等;八、照片;九、书籍。
他来信咨询我父母需不需要将这些东西原封不动地运回香港。他说如果全部装箱,需要让海关检查,并要本人到海关处领取。我父母回复他说,某些普通东西不需要,如桌子、梯子、电冰箱、电视机。最后林式同以海运方式寄了十四箱东西过来,包括书籍、照片、衣物、鞋子、手提包、假发、毯子以及两箱手稿。

张爱玲生前使用的毛毯,她去世时身下就垫着这床蓝灰色毯子(其实是一张蓝灰色的毯子在上面,三张棕色大毯子在下面)。
1997年,我母亲将一些手稿捐给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其中包括《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手稿(2004年出版),《海上花》的英文译本打字稿(后来由孔慧怡完成,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少帅》的英文打字稿(2014年9月中英对照版由台湾皇冠出版),《中文翻译:一个文化影响的媒介》的英文演讲稿(已翻译成中文,未发表)等。在1992年2月25日的信里,张爱玲曾提及一份关于林彪的英文稿,但该稿不在遗物中,现在不知所踪。
当时我母亲留下了张爱玲遗物中的一些手稿在家里,不知它们可否出版。我母亲去世后由我处理出版,包括《重访边城》(2008年),《异乡记》(2010年),《雷峰塔》、《易经》的英文打字稿(后来由赵丕慧翻译成中文,2010年出版)。这里有一件轶事,当时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孙晓明找上门,要求阅读《雷峰塔》、《易经》以完成他的硕士论文,结果我同意了。不幸张爱玲将两份打字稿的封面掉乱,结果他2009年的论文《天才梦:张爱玲美国时期的生活与写作初探》里面的《雷峰塔》应该是《易经》,而《易经》则应该是《雷峰塔》。不过孙晓明还是第一个写了有关这两本书的人。
林式同还去银行把张爱玲的存款取出。张爱玲在美国有六个户口,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林式同总共找到28107.71元美金。去银行取钱并不是凭着一份所谓遗嘱就可以拿到的,因为银行不会根据一张纸而将户口金额全数转账。林式同要经过洛杉矶市遗产承办法庭办理手续,需出示死亡证明、确认遗嘱、确认遗嘱执行人。完成后,法庭就会发指令给林式同去银行取钱。外面有一些说法是,林式同没通过法律途径就把钱取出了,因此没有法律效应。这种说法完全不可能,银行不会随便把钱给人,他们只服从法庭的指令。
林式同先把张爱玲银行的28000多元美金全数汇给我父母,并列出消费清单,包括黑箱车、冷藏、火葬、租船等花费,以及找遗产承办法庭所用的律师费、所租单位的清洁费、搬运费、电话费、邮费、煤气费、电费、把东西运回香港的运输费等。林式同告知上述费用估计是11687.03美元,我父母随后就把这笔费用汇还给他。张爱玲有28000多元美金的存款,当时美元兑港币汇率是7.75左右,所以张爱玲死后共有20多万港币,这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网上有人说她生前穷得要拾纸皮来糊口,是无稽之谈。
没过多久林式同也去世了。他的太太是日本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忘记他是谁,让他痛心,因此他写了一本《你是谁啊!》。他寄了一份电脑打印本给我父母,应该没有出版过。书的后语是:“这是一个大时代的一对小夫妻的故事。这是个不能留学而留学,不愿移民而移民,抗日而和日本人结婚,自认是中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要爱国而没有国可爱的人,挣扎着度过了一生的故事。这故事由老人痴呆症的来临而结束。它和每一对夫妻一样,期间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要补充的是,张爱玲究竟有多少钱。上面我们说美国银行有28000多美元,扣除身后事费用后是17000美元左右。我手上有些张爱玲与我父母的通信,里面有提及财务报告,我父亲在香港帮张爱玲买了一些外币或定期存款。哪个国家利息高而通货膨胀低,赚的钱就比较多。我母亲在香港以她自己的名义开了多个银行户口,其中一些是帮张爱玲管理的存款,但也有其他户口是我父母、我三叔宋希与其他亲朋戚友的。我不清楚哪些钱具体属于哪个人,银行也不会随便给我详细资料,因为他们不可以无故揭人隐私,就算是子女也不例外。
这里有一张纸条,日期是1996年12月18日,是我母亲的笔迹,上面写着张爱玲的英文名字E.Chang,计算“绿簿子”(银行外币存款)剩余32万多美元。这不是法律认可的证据,只是一张字条。按照当年的汇率,那大概是240万港币。如果张爱玲当年带这笔存款回中国,就是个百万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100万美元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还会给人取笑他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万港币在内地(或香港)不是一个小数目。
说到这里,大概已澄清了张爱玲晚年的经济状况。
回看张爱玲的遗嘱附信,大概意思就是把剩下来的钱给我父母用来照顾身体。他们两个人给病魔折磨多年,医药费其实远远超过张爱玲剩下来的钱。现在我的双亲都已经去世了,那些版税收入就另有用途。
张爱玲在遗嘱附信里说要“请高手译”她的作品,现在她的作品已经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波兰文、捷克文、日文、韩文、越南文等。其实它们都是外国出版社自己找张爱玲的国际代理签的合同,他们自己付翻译费。有些张爱玲的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如《雷峰塔》、《易经》、《少帅》,则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来支付。
香港大学张爱玲纪念奖学金从2009年开始,每年颁予一位从内地或台湾来港、于香港大学修读文学科及人文学科之本科在读女学生5万港币,如今已经有三位大陆学生与一位台湾学生受惠。当年香港大学的奖学金是张爱玲后来成为作家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奖学金得以帮助背景和张爱玲相似的女学生,我相信她会同意这种做法。
张爱玲五年研究计划由2011年开始,每年一届,持续五届,每届将选出三至五个研究项目进行资助,论文与文字创作资助金额为五万元人民币,纪录片为十万元人民币。三年来已经有十五人受惠。实行这个计划,金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出版社[新经典文化、青马(天津)文化、香港与台湾的皇冠出版社]付出的人力,因为行政事务繁重。
2010年是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香港浸会大学举行了张爱玲国际学术研讨会,差不多一百位学者参与,后来出版了论文集《张爱玲:传奇·性别·系谱》(林幸谦主编)。此外,浸会大学的纪念张爱玲系列活动颁出了首届张爱玲绘画奖,其中冠军奖金为五万港币,后来出版了《印象·张爱玲》一书。以上活动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支付。
2010年,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2010北京张爱玲纪念研讨会”,各地学者聚首一堂,包括止庵、陈子善、苏伟贞、郝誉翔、符立中、格非、马家辉、吴福辉、杨联芬等。以前试办的张爱玲研讨会都会碰到阻力而停止,所以这个会议是大陆的第一次张爱玲研讨会,以后就应该容易得多了。这个会议也是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支付,加上出版社的帮助。
还有一件轶事。2010年张爱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时,我遇见一位以前的台湾记者,她跟我道歉说:“不好意思,打搅你母亲了,我曾在当年打电话给你母亲询问张爱玲死讯,我也知道这是非常心烦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母亲心情如何,回来后看到她的日记才顿时明白。我母亲听见张爱玲逝世的噩耗,当天做了记录:“1995年9月9日,中秋节,倒数661天。惊闻爱玲噩耗(孤寂中离开人世,是祸是福?),四十余年旧事涌上心头……整天电话不绝,烦愁到极点……总解不开生死之谜。”她在日记里列了来电名单——郑树森、平鑫涛(数次)、《联合报》陈××以及其他报界人士,“都想拿资料”。信中的“倒数661天”是指离香港回归的日子。她“烦愁到极点”后,夜深去听法国作曲家马斯奈(Jules Massenet)的歌剧《泰伊思》里面的小提琴名曲Meditation来解压,“动我心弦”。

『拾』 性格高傲却穷困潦倒,张爱玲的一生到底有多传奇

张爱玲的骨子里一直是个贵族,即便落魄,即便客死他乡,即便遇人不淑。张爱玲的一生曲折又传奇,在爱情与亲情的打击下,仍然可以微笑面对生活。

贵族出身却活的不如穷人

1920年张爱玲在上海出生,她的家世在当时算得上名门望族了,父亲是李鸿章的亲外孙。原以为张爱玲能过上白富美的生活,但事以愿违,父母的三观严重不和,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们知道离婚对小孩造成的伤害有多大,父亲离婚后不但没有加倍关心张爱玲,反而对她拳打脚踢,稍犯一点错误就引来一顿谩骂。甚至还被关了半年的禁闭,后来还是在仆人的帮助下张爱玲才能逃出来。

张爱玲的爱情同样可以用凄惨形容,第一个男人胡兰成是一个出了名的花心大萝卜,两人相爱时,胡兰成还是个有家室的男人。他却仗着张爱玲的喜爱,不断的挑战她的底线,最终为了他花光积蓄毁掉事业的张爱玲不得不离开他,前往美国谋生。

在这,张爱玲爱上了大她29岁的赖雅,他同样是个作家,不过名气很小。后来张爱玲与这名美国男子同居,不久之后就怀了对方的孩子,但她考虑到两人生活本来就艰难了,如果在养一个小孩是不现实的,于是决定将这个孩子打掉。

如此传奇的一生,催生出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说不尽的张爱玲,看不完的人生。

阅读全文

与张爱玲奖学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32014南开大学国家奖学金名单 浏览:560
专升本考生考研复试 浏览:354
研究生给导师写自荐信被婉拒了怎么回复 浏览:470
2020中科大非全日制分数 浏览:747
江西非全日制研究生 浏览:1
2016全日制自考学校 浏览:86
考研广播电视学分数线 浏览:465
研究生什么年龄能考试 浏览:580
中科院大学研究生考试培训 浏览:43
全日制大专免考免试入学 浏览:943
考研在学校租房子 浏览:543
上海全日制专升本报名 浏览:924
事业单位必须是全日制学历吗 浏览:233
出国读研澳洲 浏览:340
金融研究生考英语考试 浏览:43
云南大学研究生比较好的专业 浏览:32
本科生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时间 浏览:173
密码学专业考研科目 浏览:996
工程学院针对的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浏览:982
研究生考试366分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