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南大学本科毕业考上本校研究生家在外地的同学可把行李存放学校吗
看多少啦!还有什么行李啦!不要太夸张的话,应该还好。东南大学考研,宏韬·东南考研有很多复习资料。
② 东南大学研究生.2014年夏令营优秀营员张潮同学
就是说你还有机会,对你第一印象不好也不坏。。。你可以再表现下,再努力的把你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或许就能进一步了!
③ 请问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生,你们身边的同学的本科都是哪些学校
东大硕士的生源实在不敢恭维,比本科生差多了。
很多不知名学校考过来的,什么安徽XX工学院,拖拉机职业技术学院的都有。关键原因可能是东大考研比较公平,不歧视外校生。另外实力和知名度不成正比,也有关系
我本来就没说个例。东大本校的学生往往是这些人里最优秀的,外校考的分确实很高,但是普遍能力差一大截,学校老师也很是无奈。 外校生很多大学四年像高三一样过,大一的时候就把东南大学当做目标。
和东北比???显然是东南大学难。你要考东南的话,就好好准备。
④ 东南大学校友捐赠建筑有哪些
焦廷标?前工园的小花园,李文正新图书馆吧...应该很多都有,只不过很零散而已,不一定是整栋整栋的。新体育馆肯定是,还没建起来。
⑤ 东南大学法学院的知名校友
女,1921年出生,湖北省应城县人。1938年在汉口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入学联考,为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录取。然后偕王作荣转辗跋涉山川而至重庆于1939年报到入学,194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后,旋即通过司法官高等考试。在此后的38年中她长期从事司法工作,从担任地方法院的推事起直至升迁至台湾的大法官 。
范馨香20多岁时起,先后担任过四川长寿、江苏镇江、桂林的地方法院及广西高等法院的推事。1949年去台湾后曾担任台湾高等法院民事庭庭长,台湾最高法院庭长。1972年以曾任最高法院推事10年以上而成绩卓著的资格,出任台湾司法院的大法官并连任三届,从事统一解释法令等工作,成为台湾最资深的大法官。
范馨香以能终身从事司法工作为荣,有丰富的司法实际经验,她务求判决公允,并严格遵守司法独立之精神,不受外界干扰。她常说:法官必须能拒绝一切外界物质的诱惑与人事的纠缠。如果我有什么座右铭的话,那便是我希望这个世界因我的到来变得更为美好,而非变得更为丑恶。
自1956年起她曾兼任台湾的东吴大学教授,并一度兼任台湾的政治大学教授,讲授商事法、民权、物权等课程。并曾多次赴日本、德国及非洲各国考察司法业务及参加国际妇女法学会议。
王作荣与范馨香从被中大录取即结伴赴重庆入学,四载同窗结下的不解之缘,1944年结婚后,伉俪情笃,合撰有《鲽情深》一书。
范馨香于1987年病逝台北市。90年代其夫婿王作荣以其伉俪名义在东南大学设立了奖学金。 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1911年2月生于江苏如皋。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国际私法,获硕士学位。1942年转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研究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法理学等。
1945年,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之聘,回国任武大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武汉大学历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副教务长、法律系主任、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第三届特约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法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理事、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等。
早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韩德培就撰写了颇有影响的评价庞德的社会法学派学说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派学说的文章,回国后,在40年代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韩培德在当时著名的《观察》杂志上发表了我们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法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解放后,韩培德将俄文《苏联的法院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院》一书翻译出版,并发表了《要为法学上的争鸣创造条件》等论文,这些著作对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57年,韩培德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离开法学领域
达20年之久。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韩德培才重新回到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阵地,更加关注我国的法制建设。1980年赴荷兰参加了国际法律科学大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论文,向外国学者们介绍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增进了国外对我们推行改革开放后的法制发展的了解。随后,他与几位学者合作完成的《关于终止若干合同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的咨询报告,使国家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韩德培还发表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等论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韩德培被公认为是新中国国际私法的一代宗师。80年代,他主持编写了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国际私法》,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第一届全国优秀图书提名奖;1999年他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创立了现代国际私法学新体系;之后又发表了应该重视冲突法的研究国际私法的最近发展趋势等论文,颇受学者关注。1993年他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重构一文中,提出了重构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思路。他对《示范法》的起草、定稿、译本等事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韩德培还在环境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贡献甚多。他主编了我国环境法领域最早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教材《环境保护法教程》,是我国迄今为止的唯一的全国高等院校环境法通用教材,1990年他又主编了《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该书被誉为开拓性的理论著作,为此1998年他荣获了地球奖。1999年,他被推选为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首任会长。
韩德培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法学教育家,可谓桃李满天下,武汉大学法学院能成为当今全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尤其是已成为全国性国际法及环境法的重点基地,韩德培功不可没。韩德培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 韩忠谟,字筱初。1905年7月28日生。籍贯江苏泰县。1934年夏,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法律学系。受课之余,孜孜于法学暨刑法原理之钻研写作,且以为终身志业。
四十三年,国立台湾大学延聘为法学院法律学系副教授,而教授,继兼系主任,并历任训导长、法学院院长、教务长。任系主任时,广揽名师宿儒,增辟课程,充实图书设备,使法律系规模大具。
六十四年,出长铨叙部,持衡以清允见称。六十六年,出任司法院副院长。凡铨审及职系之厘订,审检分隶制度之推行,躬亲擘划,奠立法治宏规。七十年,应聘为台大名誉教授。七十一年,时人有以「异议分子多出自台大法律系,而其皆为韩忠谟学生,韩氏主持该系及法学院多年,思想必有问题」,毁之,因而忠谟未获出任台大校长,愤而辞职。
七十二年,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以总干事一席相邀,力辞不获,而中研院直隶总统府,忠谟时任国策顾问多年,视同借调,当局仅允以代总干事名义,相助为理,六月,钱院长自美返国,旋卧病辞世,暂代院务半年。七十九年初,中研院组织法奉核准修正,新置副院长忠谟膺聘为首任代副院长,院长吴大猷先生深资倚重,并获充分授权主持院内一切事宜,积极进行组织法修法工作,使其适合及将来之需要,自起草至定稿,费时经年,经立法院通过,总统公布实施。继据之以修订各研究所组以规程暨相关子法,开展国家学术研究规模。
七十九年十月,忠谟街行受伤骨折,入院疗治,旋告痊愈,而自觉体衰,乃辞职,以读书自娱。又增润旧着刑法原理,重新刊行问世。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忽感不适,入台大医院疗治,以肠癌宿疾复发,终至心脏衰竭。八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十月四日,总统明令褒扬。
⑥ 帮我的同学问下东南大学会计学考研信息都有哪一些啊。
宏韬东南大学会计学考研提示
东大会计学考研科目主要有: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专一
③303 数学三
④944 现代属管理学
944现代管理学《管理学》(第三版)王风彬、李东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⑦ 东南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原来觉得东南大学没啥存在感,后来惊奇地发现了很多行业内大佬校友。哦,原来东南大学只是比较低调呀!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校友就是华生教授啦!
华生教授于198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之一....能够影响国家层面政策,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华生教授多次来东大开讲座,前几个月就有一场。由于去的比较早,我很幸运地坐在了靠椅上(来得晚就得坐没靠背的塑料凳子)
发现大佬并没有那么不可接近,反而非常亲切。
希望对你有帮助呀嘻嘻~
⑧ 东南大学医学院的杰出校友
蔡锡类:著名放射学专家
何萃华:著名妇产科专家
贺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内
姜泗长:中国耳鼻咽喉科创容始人
牟善初:开国元勋保健医生
阮雄中: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沈骥:四川省卫生厅厅长
陶国泰: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
王士雯:中国工程院院士
翁建平:中华医学院糖尿病副主任委员
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涤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⑨ 东南大学少年生有哪些杰出校友
一、东南大学不招少年生。
二、东南大学的杰出校友:
吴健雄 世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
黄纬禄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任新民 “两弹一星”元勋,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张永和 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学院建筑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荣获2012年度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2013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
黄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交通运输工程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茂 美国康奈尔大学董事[50] 。
吴海军 深圳新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
沈向洋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张桂平 苏宁环球集团(苏宁集团)董事长。
陈兴汉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徐寿波 195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
闵桂荣 1956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院科技委主任。
于俊崇 196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黄其励 1968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启洲 动力工程系毕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陈进行 1982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张东柯 1984年毕业于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同校获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燃料与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
刘盛纲 1955年毕业于无线电工程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三、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⑩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的荣誉校友
沈向阳
沈向洋1980年(13岁)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后相继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成为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学生,1996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
沈向洋曾在DEC公司剑桥实验室及苹果公司交互媒体实验室工作。
1994年,当沈向洋公布第一个三维全真模型时,几乎还没有人在这一领域从事这样的工作。
1996年加入微软,成为微软美国研究院视觉技术组研究员。
1999年1月,沈向洋博士跟随李开复博士回到北京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组主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同年发明了一种称为同心拼图的方法,将四维全光函数简化为三维函数,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需采集的数据量。
1999年8月在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最富盛名的会议之一的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99上宣读的论文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
2000年8月,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和统计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4年1月7日沈向洋晋升为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07年10月30日卸任并升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全面负责微软全球的live搜索及在线广告研发工作。
孙晓东
85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89年7月提前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8月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研究生第三年的开始就与导师和计算计系另一教授获得了该校跨学科课题的研究基金。研究应用统计方法提高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发声系统原理构造的语音模型来解决对话式语音中存在的连音现象对语音识别带来的难题。1995年6月,他正式担任贝尔实验室统计研究室研究员。孙晓东的突出成就之一是“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elephone Network Fraud Detection”研究项目。他和三位同事一起研究开发出一个高统计方法来实时跟踪和发现非法使用电话者。他的另一主要成就是在“Internet Traffic”方面的研究成果。他随同其他三位研究员于1998年底开始进行因特网交通的数据采集和研究。在2001年,他们宣布了一个震撼整个因特网交通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Traffic on heavily loaded and high-capacity network links loses its burstiness and becomes more random, regular, smooth and manageable.”当这个结果在2001年6月SuperComm的新闻发布会上公诸于众后,受到学术领域和整个通讯领域的巨大关注。1997年,他与C.F.J.Wu教授和Dr.Y.Y.Chen的合作论文荣获“the Jack Youden Prize for the best expository paper in Technometrics for the year 1997”。这篇论文第一次用最优理论研究调度问题的系统的概述。2000年,他和Dr.C.H.Liu合作的论文荣获“the Frank Wilcoxon Prize fo the best ractical application paper published in Technometrics for the year 2000”。在2001年他被选为泛华统计协会理事。2002年他还作为统计界权威人士受美国国家科学院邀请与几十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参加对一些国家重大项目和科研部门的评审工作。
朱 荣
1985年从扬州中学考入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高频技术研究所学习,联合培养博士。 1995年获得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9年在深圳飞通光电子技术公司工作。
1999年至2001年在德国卡塞尔大学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基因系从事核酸分子的力学测量研究。在2000年留德华人物理学者年会上演讲的论文《分子力测量系统的校准》获得大会的最佳论文奖。
2001年至今在奥地利的林次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上奥地利研究公司从事生物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红宁
1986年考入吴健雄学院,后转入生物医学专业,并在韦钰(前校长)指导下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中科院资深院士唐有祺教授攻读结构计算生物学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旋即又到美国著名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学探索。在全世界最为有名的生物基因研究公司CeleraGenomics任职基因研究科学家。研究工作已有十篇左右论文发表在中外著名的科学期刊(包括Science)上,并拥有若干美国专利。
读书期间,曾获得东南大学的胡梦华-关淑贞奖学金和北京大学的光华奖及东港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王长林
1986年考入吴健雄学院,1988年转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3年4月硕士毕业。
毕业后到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并承担相关工程项目。
1997年-1999年,作为主要的设计人和项目规划者,参加RCS-9000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和开发项目,其中独立完成的“IEC-870-5-103规约模块”是国内第一次在监控后台上实现IEC国际标准的保护规约。1999年-200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RCS-9011保护信息系统子站”的项目规划、主要设计和主要开发工作。2000年起,作为分项目组长,正在进行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50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研制开发工作。
现为南瑞继保公司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IEEE会员,江苏省微电脑协会理事。
李俨
87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1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进入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沈连丰教授的指导下开发的简易无线寻呼台获东南大学学生发明大赛一等奖,1995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接着开始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程时昕教授,期间参加尤肖虎教授领导的863项目“IS-95 CDMA微蜂窝系统的开发”,设计开发IS-95反向基带接收机,1998年5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6年8月,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
1998年6月,加入诺基亚中国研发中心,从事W-CDMA的标准工作。1999年1月,进入大唐电信集团,工作至今,负责IS-95/CDMA2000-1X基站系统的开发。现为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1999年6月至2001年底承担863 C3G项目中的“CDMA2000-1X基站控制器的开发”项目,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由于在863计划工作中做出的贡献,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至2002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信息产业部的产业基金项目“IS-95基站系统的开发”和“CDMA2000-1X基站系统的开发”,成功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S-95和CDMA2000-1X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在完成上述课题的同时,先后在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邹求真
89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2年,他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入该校研究生院学习,只用一年时间于1993年获硕士学位,时年19岁。
后受雇于美国高通公司。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至2000年2月未满26岁的邹求真就被任命为高通公司副总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领导骨干。
邹求真是高通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的任务是设计码分多址(CDMA)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芯片。邹求真刚加入这个组时只有几个人,现已发展成为几千雇员、产值十几亿美元的部门。邹求真积极投入芯片的研究、发展和制造,并从一群极有天赋的工程师中脱颖而出。他领导设计的芯片,仅2001年一年就为公司创造了13亿美元的产值,成为高通公司产值的主要来源。
薛建军
90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3年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免试进入东南大学无线电系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1995年3月提前一年进入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998年4月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并于同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亚仿”、“陈章”等奖学金。
毕业后先后在摩托罗拉中国软件中心和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央研究院任软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职。
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CDMA手机协议测试软件和CDMA基站系统样机的开发,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863”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项目开发总体组的“通用CDMA基站系统平台”项目的开发。
现任职于国内最大的独立手机设计公司,中电东方通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从事GPRS手机的开发。
章勇
90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3年毕业后保送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读研究生。1996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考入浙江大学信电系,攻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
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器与电子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为期两年,主要从事数字图像的国际编码标准MPEG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研究工作。
2001年赴美国硅谷工作,现为美国Lattice半导体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通信与数字信号处理的芯片开发任务。
汤凯
1991年高考中以南京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吴健雄学院。1994年以三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习,并且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获全系第一。
1994年至1997年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师从尤小虎教授。期间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家863计划CDMA/PCN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参与开发了工作站平台上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信号链路仿真软件,该项目于1996年通过了验收,并且获得好评。
1997年起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汤凯的研究课题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CDMA干扰抑制与信道编码技术,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并且于2001年顺利通过博士学位答辩。
毕业后进入高通公司(Qualcomm)从事无线电通信系统芯片开发工作。
季皓
1991年被保送入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一年后转入吴健雄学院。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活动积极分子。1994年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提前一年修完所有本科课程,在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3月在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y研发部经理。
2001年在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设计自动化会议上发表KSim:A Stable and Efficient RKC Simulator for Capturing On-Chip Inctance Effect的论文。
孙静
92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得全国数模竞赛金奖。
1995年提前一年获学士学位,保送到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
1998年9月进入俄亥俄州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系统实验室研究信息理论、编码理论及无线电通讯。
陆绥华
93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在美国大学联盟协定数学与应用组举办的国际数模竞赛中获奖,1996毕业并获东南大学毕业奖学金。随后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数学系并于200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
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集中跟踪系统:开发了多种跟踪算法,测定了不同的跟踪滤波器,实现了大规模跟踪系统(C++),在C++代码与Matlab软件中间实现了互相通信。
网络分布式跟踪系统:设计和实现了三种网络分布跟踪系统结构:网络多重任务集成化(Multiple Frame Assignment),基于本地数据和网络跟踪的MFA,以及基于任何数据和网络跟踪的MFA。对于不同结构可以选取和比较不同的方案。
特征半自动跟踪:贝叶斯定理的论证,提供论据的论证和信息融合。
美国首都国际机场Milpitas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任高级软件工程师。
陆建华
94级吴健雄学院学生。曾任吴健雄学院94级班长,浦口校区学生会主席,无线电系学生会主席。两次蝉联校运会5项全能冠军。1998年9月保送至无线电系读研究生。2002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
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高速光纤收发机集成电路设计。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内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其6.1GHz 1:4 0.35um CMOS静态分频器、8.5GHz 1:8 0.35um CMOS动态分频器和4.8Gb/s 0.35um CMOS光纤通信用4:1复接器三块芯片通过863专家参加的省级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甘露
94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大一时不幸腿部患疾,以至无法到学校上课。但甘露仍然靠着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家中自学各科课程,成绩优异,始终名列前茅。大一时,她的《数学分析》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满分。
凭借良好的数学功底,她在硕士阶段就在国内权威杂志《电子学报》上发表关于小波理论的论文,并提前一年获得硕士学位。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方芳
95级吴健雄学院学生。曾担任东南大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
1999年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以全优成绩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并被美国卡纳基-梅隆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仍以全优成绩获得该校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