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时间
国家励志奖学金在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于11月15日前批复。
每年5月底前,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提出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委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进行审核。
每年7月31日前,财政部、教育部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意见,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
(1)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扩展阅读:
中央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
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时,对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国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总额部分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⑵ 国家励志奖学金有什么样的评选条件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人必须符合《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的规定,具体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学习年限,参照国家奖学金学习年限规定执行
2. 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原则上应评选范围位于前10%,前10%无法评出的可扩展到20%(含20%)。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可以扩展到前30%,但必须提交详细的证明材料,“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参照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规定执行。
3. 原则上通过贫困认定的学生方能申报,上学年无补考或者重修
特别优秀是指:
1、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风险爱心、服务社会、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在本校、本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2、 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突出的显著成绩,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被SCI、EI、ISTP、SSCI全文收录,以第一、二作者出版学术专著(必须通过专家鉴定)
3、 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国际和全国性专业比赛专业学了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金奖或以上奖励
4、 在创新发明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得国家专利(须通过专家鉴定)
5、 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个人奖项前三名,集体奖项前二名,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和全国体育比赛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集体项目前二名,集体项目应为主力为主。
6、 在重要文艺比赛中取得显著成绩、参加国际和全国性比赛获得前三名,参加省级比赛获得第一名,为国家争得荣誉。集体项目应为主要演员
7、 获得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干部、全国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上述7方面以外,如在其他方面有同等级别的特别优秀表现,也可以作为突出表现提交相关资料
⑶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标准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
6、社会能力,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7、无其他不良嗜好和不适合该荣誉称号的表现。
发放监督:
1、本专科学生
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但是很多高校都是要到第二年5月初才发放。各高校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办法时,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质量、学费标准、招生录取分数、一次性就业率、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
2、研究生
通知要求,高等学校于每年11月30日 前将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高等学校应将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⑷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班前30%,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在本班前50%;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⑸ 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条件包括哪些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内宪法和法律,遵容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三、家庭经济困难;社会能力,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四、无其他不良嗜好和不适合该荣誉称号的表现。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扩展阅读:
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评审,提出该校当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每年10月31日前,中央高校评审结果报中央主管部门,地方高校评审结果逐级报至省级教育部门。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于11月15日前批复。
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⑹ 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有什么区别
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区别:
一、内容不同:
1、国家励志奖学岩纤蚂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2、国家助学金: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粗埋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施行国家助学金政策。
二、针对对象不同:
1、国家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目的不同:
1、国家励志奖学金: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国家助竖肆学金: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四、作用不同
1、国家励志奖学金:使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国家助学金: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资金不同:
1、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2、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范围内确定。
⑺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怎么评定的啊是不是必须是有三级贫困证明的啊
不是必须要求三级贫困证明。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
6、社会能力,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7、无其他不良嗜好和不适合该荣誉称号的表现。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高校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2007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14亿元,发放首批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⑻ 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
6.社会能力,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7.无其他不良嗜好和不适合该荣誉称号的表现。
⑼ 国家励志奖学金有什么样的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本学年学习成绩优秀或学习成绩有显著进步者,当学年所修学分数应不小于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学分数的90%;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经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6.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7.具有自我解困的意识,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解决经济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