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研推免 > 李時珍獎學金

李時珍獎學金

發布時間:2020-12-11 15:21:17

㈠ 李時珍是如何考取秀才的

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李時珍12歲。經過幾年私塾學習,他已版經刻苦地把四書權、古詩等課業讀熟,並學習寫詩,做八股文了。

第二年,蘄州知府周訓看中了李時珍,將他選送到黃州去應「童試」。

李言聞帶著兒子,來到熱鬧非凡的黃州府,李時珍無暇去觀賞府城的風光,專心致志地應試。「童試」考兩門,一為「四書義」(八股文),一為「試帖詩」。李時珍兩門考試的成績都屬優秀,一舉考中秀才。秀才,是科舉考中的「生員」的俗稱。凡考中生員的人,便跨入了儒林,在府、州、縣學的學生名額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取得生員資格,便能進一步考舉人、貢生、進士,一步步登上儒林的高峰。進士是朝廷選拔官吏的首選對象。全省會考中鄉試第一名解元、全國會考中的第一名會元、殿試中的第一名狀元,是歷代文人在各級考試中追獵的目標。特別是狀元,一中便會「奪魁天下」,是科舉中的最高榮譽,是士子們追求的最高目標。

李時珍13歲中秀才,少年得志,前程似錦,父親感到莫大的欣慰。他及時告誡李時珍:「中了秀才固然可喜,但距離舉人進士的目標還差得很遠。」他要李時珍奮發努力,去參加在武昌舉行的三年一屆的全省統考。

㈡ 李時珍獲得過諾貝爾醫學獎嗎﹖

李時珍沒有獲得過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版學家阿爾權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背面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許癸厄亞,正在從岩石中收集泉水,為生病的少女解渴。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被後世尊為「葯聖」。

自1565年起,其先後到武當山、廬山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歷經27年,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㈢ 李時珍有什麼貢獻

在他發現原來的醫葯學書籍的錯誤後,歷時26年,遍訪群山,寫下了醫葯學巨著《本草綱目》。但貌似《本草綱目》不是第一部醫學巨著吧,我記得春秋戰國時就有《神龍本草經》了,後來還有《唐本草》吧

㈣ 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覺得學霸有什麼特徵

大家可能有這么一個疑問。
為什麼有些同學大學期間成績平平,表現平平,工作後卻突飛猛進,所向披靡,飛黃騰達,羨煞旁人。有些同學在校內堪稱學霸,成績優異,表現突出,多拿次獎學金,獲得各項獎勵,進入社會卻缺泯然眾人已。
比如這么多年來,你能記得哪位狀元的名字?他們在和行業,干什麼事情?反而是那些學生生涯普普通通的人,最後取得了令人仰慕的事業。
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眼中的牛人,比如馬雲,杭州師范大學的,英語專業,大學成績也不是特別好;俞敏洪,北大英語專業,成績一直是中等偏下,大學時很自卑;國外的比爾蓋茨、喬布斯、馬爾克斯,大學都沒上完,香港的李嘉誠,他們學習生涯並不出色,他們的學業水平可都不是特別突出,是
什麼讓他們能夠後來居上呢?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常常遇到這樣的學生,問:這個知識點,期末考試考不考?那個知識點,以後有沒有用?上課舉手回答問題有沒有平時分加?幫老師做事有沒有錢拿?
這些學生來學習,是為了拿一個高分,還是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還是注重自己的成長?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還是為了自己的進步?
表現型和進取型
1.你是「表現型」選手嗎?
心理學家把「表現」的意願叫做「績效目標」——展示自己的聰明、有才、有能力或業績優於他人。當你追求 「績效目標」時,你的精力將集中在一個特定的目標上。比如考試得90分。考到90分,意味著你比別人聰明、記憶力好,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這當然可以給你帶來學習的動力,會使你的學習更有效率,但是,績效目標也是把雙刃劍,會把你害苦的。如果你未能完成你的目標,你的自信心將完全受損,自卑油然而生,自然而然便會放棄努力。績效目標也就會表現很低的成就。
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學生,大一拚命努力,結果差一點能拿獎學金,便不相信自己能學好,結果後幾年的成你越來越差。再也沒有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就是表現型選手最容易陷入的低估。
2.你是「進步型」選手嗎?
進步型的選手更在乎真正學到了什麼,而不是考多少分。他們愛問問題,但不會問這個知識考不考,他們只要不懂的就會去查資料,或者去問老師。他們不滿足書本的知識,他們還會找其他資料去豐富,他們不滿足老師的傳授,經常質詢老師的見解。
心理學家把他們的意願叫做「精熟目標」,但他們以此為目標時,不應具體的目標是否達成來評價自己,取而代之,他們用「是否進步」來評判自己。我今天進步了嗎?我今天搞明白這個內容了嗎?我會用這個東西嗎?此種學生,不會因為一時失敗或者差強人意的成績就否定自己,反而更能激起他們的鬥志,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弄明白這些事情,使自己真正進步。
哪種方式可取
沒有明確答案,「績效目標」有利於高效完成相對簡單的事情,但也會應為困難而挫敗;相反,「進步型」選手,面對困難,更能不屈不撓,但短期目標不一定表現得更好,比如期末考試取得一個好的分數。兩種類型的人才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作為管理者要卻別對待,區別激勵。這樣可以更好的完成團隊目標。
多和「進取型」的人交朋友
我交朋友的原則就是一定要是找到那些進取型的人,他們現在的表現也許不見得出色,但是他們意志堅定,他們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們默默無聞,他們低調行事。他們做一件事情,不在乎短期的收益,付出不需要回報。和他們在一起,會讓我感覺到更深的人格魅力,更多的正能量,讓我從內心深深敬佩。
那些讓我們記住的普通人
李時珍,明朝醫葯學家,赤腳醫生,幾乎以一人之力編撰網路全書式的醫葯經典《本草綱目》,他靠神農嘗百草的犧牲精神,是不求回報,執著追求的信仰。

蒲松林.jpg
蒲松齡,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聊齋志異》作者。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歲貢生。現在多少鬼怪片是以他的聊齋為藍本改編的。

徐霞客.jpg
徐霞客,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游記》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與長風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足跡遍歷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李時珍.jpg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不是為了稿費,也不是為了成名;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不是為了稿費,也不是為了功名; 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不是為了稿費,也不是為了出名。
但最終他們都很出名,現在我們還在紀念他們的精神和文化財產。他們不是天才,他們不是高官,他們不是深藏萬貫,他們都是普普統統的人,但他們是真真進取型的選手。

㈤ 李時珍的成長史以及李時珍的貢獻和主要成就

隨父學醫
李時珍塑像
李時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於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
其祖父是草葯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例目。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葯。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23歲隨其父學醫,醫名日盛。[6]
太醫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時珍38歲時,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關於李時珍這一段在太醫院工作的經歷,史學界有諸多爭論,有人認為李時珍曾出任太醫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擔當御醫(正八品)。無論其職位高低,李時珍被薦於朝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太醫院的工作經歷,有可能給他的一生帶來了重大影響,為編寫《本草綱目》打下基礎。這期間,李時珍積極地從事葯物研究工作,經常出入於太醫院的葯房及御葯庫,認真仔細地比較、鑒別各地的葯材,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還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包括《本草品匯精要》。與此同時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信息,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葯物標本,開闊了眼界,豐富知識。[6]
東璧堂行醫
東璧堂是李時珍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從太醫院還鄉後創立的堂號,辭官返鄉後坐堂行醫,致力於對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間,以自己的字——東璧為堂號,創立了東璧堂。
潛心著述
中國畫《李時珍采葯圖》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葯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6]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葯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有研究,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今陽新縣)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為了找到真正的蘄蛇,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對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
龍峰山有個狻猊(Suānní)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說得簡明准確。李時珍了解葯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葯物。[6]
鯪鯉,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葯。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岩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裡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也糾正了其錯誤之處。[6]
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10年做了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去世。萬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個人著述
李時珍的著作尚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皆佚。[3]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李時珍借用朱熹的《通鑒綱目》之名,定書名為《本草綱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著手編寫,至明萬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後歷時27年。
《本草綱目》凡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葯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葯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共輯錄古代葯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100餘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葯學著作。
李時珍打破了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沿襲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把葯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萊、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共16部,包括60類。每葯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書中還系統地記述了各種葯物的知識。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等項,從葯物的歷史、形態到功能、方劑等,敘述甚詳,豐富了本草學的知識。[3]
根據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時珍在植物學方面所創造的人為分類方法,是一種按照實用與形態等相似的植物,將其歸之於各類,並按層次逐級分類的科方法。李時珍將一千多種植物,據其經濟用途與體態、習性和內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類物質向上歸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為綱),部下又分成30類(如草部9類、木部6類、菜、果部各7類、谷5類是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種。不僅提示了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而且還統一了許多植物的命名方法。[8]
《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葯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十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書中首創了按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這種分類方法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現代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統》早了一個半世紀,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綱目》入選世界記憶名錄。[9]
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
李時珍感其時代的中醫脈學存有缺憾甚至謬誤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家脈論精華,於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編著成《脈訣》,即《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為李時珍晚年所著,以號命書,是為「瀕湖脈學」。《瀕湖脈學》語言簡明,論脈清澈,不但把臨床復雜脈象總結歸納成基本的27種脈象,而且還把主要內容,即脈象、相類脈鑒別、脈象主病,皆以韻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誦記,因此上其書流傳深廣,歷來受醫家推崇。《瀕湖脈學》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為中醫典範之作。

㈥ 簡述李時珍主要事跡並做評價

李時珍生平事跡:
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23歲隨其父學醫,醫名日盛。
20歲那年,蘄州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水災。洪水剛過,瘟疫開始蔓延。這天,李時珍正在診病,突然一幫人鬧鬧嚷嚷地拉著一個江湖郎中涌進診所。為首的年輕人憤憤地告訴李時珍,他爹吃了這江湖郎中開的葯,病沒見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賬,郎中硬說葯方沒錯。讓李時珍給看看。說完把煎葯的葯罐遞了過來,李時珍抓起葯渣,仔細聞過,又放在嘴裡嚼嚼,告訴他這是古醫書上的錯誤,《日華本草》的記載把漏藍子和虎掌混為一談。眾人慨嘆了一陣,只得把江湖郎中給放了。
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38歲時,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對人類的貢獻是偉大的,因此深受後世人的尊敬,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葯學家,《明史》、《白茅堂集》都為他寫下了傳記。清光緒年間在李時珍墓地立碑紀念。解放後,李時珍基地,又得到再次修整。 1956年科學家郭沫若以題詞作紀念,寫道:「醫中之聖,集中國葯學之大成,本草綱目乃1892種葯物說明,廣羅博採,曾費三十年之殫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

㈦ 李時珍的主要成就與對醫學的貢獻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本草綱目·序》稱之為「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寶」。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神農本草經》而下「集本草者無過於此」。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也曾受益於《本草綱目》,稱它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3]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16世紀中國有兩大天然葯物學著作,一是世紀初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是世紀末的《本草綱目》,兩者都非常偉大。」

㈧ 李時珍立志學醫的故事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麼也學不進去。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九年,三次到武昌考舉人,都落第了。於是,他放棄了科舉作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求父親說:「我今年二十三歲了,老是考不上,您還是讓我學醫吧!」並且表示了這樣的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醫生。大約到了三十八歲,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只任職一年,李便辭職回鄉。
在這十幾年中,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籍,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葯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於是,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三十一歲那年,他就開始醞釀,為了「窮搜博採」,讀了大量參考書。家藏的書讀完了,就利用行醫的機會,向本鄉豪門大戶借。後來,進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醫院,讀的書就更多,簡直成了「書迷」。他自述「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原序)。顧景星在《李時珍傳》里,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瞡」。確實如此,他不但讀了八百餘種上萬卷醫書,而且看過不少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敦煌的經史巨作,他遍讀了;幾個古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他還摘錄了大量有關醫葯學的詩句。這些詩句給了他許多真實有用的醫葯學知識,幫助他糾正了前人在醫葯學上的許多謬誤。如古代醫書中,常常出現「鶩與鳧」。它們指的是什麼?是否有區別?歷代葯物學家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李時珍摘引屈原《離騷》中的「將與雞鶩爭食乎」,「將泛乎若水中之鳧乎」兩句,指出詩人把「鶩」與「鳧」對舉並稱,就是它們不是同一種禽鳥的明證。他又根據詩中對它們不同生活環境的描繪,證明「鶩」是家鴨,「鳧」是野鴨子,葯性不同。屈原的詩賦,竟成了李時珍考證葯物名實的雄辯依據。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葯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類似此情況很多,李時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擱下筆來。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葯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葯物標本。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采訪。後來,他多次出外采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葯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葯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葯物。

㈨ 李時珍的主要成就與貢獻

最大的成就是寫了《本草綱目》
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版余種權,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㈩ 李時珍有什麼成就

李時珍對發展中國葯物學方面所做的卓越貢獻是有口皆碑的。他在醫療方面,發展切專脈診斷方面,都有著出色屬的成就。由於他的醫術高明,曾被召入太醫院為最高統治集團治病。他醫療思想活躍,不但重視傳統的理法方葯理論,還很尊重金元四大家的醫學爭鳴論述,推崇張元素、李東垣的醫療思想,而且強調民間醫療經驗的總結,他將自己收集到的11096個單方、秘方、驗方,各一一附錄於各該葯物之下予以論述,這也是他的一大創舉。他研究中葯學數十年,參考各種圖書800多種,撰成《本草綱目》52卷,集明代葯物學之大成。在診斷方面,他還撰有《瀕湖脈學》一書,發展了中醫診斷學。所著《奇經八脈考》一書,則是規范中醫經絡學說的一次有價值的努力。李時珍被譽為中國最著名的醫葯學家、世界著名的學者,當受之無愧。

閱讀全文

與李時珍獎學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32014南開大學國家獎學金名單 瀏覽:560
專升本考生考研復試 瀏覽:354
研究生給導師寫自薦信被婉拒了怎麼回復 瀏覽:470
2020中科大非全日制分數 瀏覽:747
江西非全日制研究生 瀏覽:1
2016全日制自考學校 瀏覽:86
考研廣播電視學分數線 瀏覽:465
研究生什麼年齡能考試 瀏覽:580
中科院大學研究生考試培訓 瀏覽:43
全日制大專免考免試入學 瀏覽:943
考研在學校租房子 瀏覽:543
上海全日制專升本報名 瀏覽:924
事業單位必須是全日制學歷嗎 瀏覽:233
出國讀研澳洲 瀏覽:340
金融研究生考英語考試 瀏覽:43
雲南大學研究生比較好的專業 瀏覽:32
本科生考在職研究生報考時間 瀏覽:173
密碼學專業考研科目 瀏覽:996
工程學院針對的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瀏覽:982
研究生考試366分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