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東多所高校設立高額新生獎學金,你覺得這合理嗎
我芹廳虧個人覺得這些高校的設立的這種高額新生獎學金是比較合理的。
我看到這個問題,又去進一步的了解了一下,是哪幾所高校設立了這種新生高額獎學金,和他們分別獎勵的金額和要求。
下面就是那幾所高校和他們的獎伏隱勵要求:第一所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他們學校設立特等獎30萬元/人,旨在獎勵高考成績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排名前1000名(含1000)的新生;第二所是廣州大學,他們學校給予廣東省文科排位前0.1%、理科排位前0.6%或外省文理前0.1%的考生獎勵10萬元;第三所是廣東醫科大學,他們學校拿出一百萬元設立優秀新生獎學金,金額從十萬元到一萬元不等;第四所是東莞理工學院,他們學校給予省內文科前8000名、理科前38000名的新生獎勵4萬元。
❷ 大學怎樣才能拿高額獎學金
1.成績要好
獎學金設立的出發點就是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所以每個大學的獎學金發放是根據綜合成績來排名定檔的,但每個大學的劃分權重不一樣,有的大學佔到50%,有的大學甚至能佔到80%,所以想要獲得高額獎學金,成績一定要好,而且不能有掛科現象。
2.多參加文體活動
想得到高額獎學金不是光靠成績好就可以的,大學會多方面評定的。而文體活動在綜合素質測評理加分是很重的,所以想要拿高額獎學金就在大學空閑時間多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吧!
3.在學校有職務
在評定獎學金的過程中,管理一類的綜合成績是很高的,所以一定要盡量在班級里爭取職務,在學生會更要爭取職務。若是爭取到學生會主席、XX部長等等,加分都是很重的。而且就算是不為了獎學金,在大學爭取到一官半職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4.努力爭取各項獎勵
在大學里有很多獎項,如十佳學生、三好學生、十佳團員等等,這些對於獎學金評定也很重要,要努力爭取。而且這些獎項本身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5.多參加一些競賽活動
多參加一些競賽活動,不管是自己組建團隊還是加入到別人的團隊中,也不管得不得獎,對人生都是一種獎勵,而且對評選獎學金也是很有用的
❸ 辯論:獎學金對社會發展弊大於利
一辯:
主席、評委、對方辯友、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眾所周知,高校獎學金分為入校獎學金和在校學習獎學金兩種形式。其目的是獎勵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無重大違紀表現的在校大學生,以起到肯定和激勵的作用。關於「高額」,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高校並沒有明確的額度界定,所以標准很難統一。但「高額」也決不可能定義為超過該校獎學金的平均額就算高額。舉個例子說,在該校獎學金名額一定的情況下,獎學金平均額是2000元,那麼是超過一元算高額呢,還是超過999.99元算高額呢?顯然,這不是「高額」的含義。我方認為,「高額」應以當地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為依據,同時結合各院校的實際,在獲獎名額一定的情況下,按比例提高每一份的額度;或者在獎學金總額不變的情況下,按比例提高份額額度而減少名額。而這兩種情況不管是哪一種,獲獎的人數與該校學生總人數相比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競爭是非常激烈和殘酷的。正所謂機會雖說人人有,但結果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
還有兩點需要澄清。一是獎學金不等於助學金。二是「高額獎學金」也不等於「獎學金」,二者含義不同,不能混淆使用。不能用「如果沒有獎學金」這樣的概念取代「高額獎學金」的概念,這是基本的邏輯常識。
我方堅持認為設置高額獎學金對大學生弊大於利,其理由有三:
一、高額獎學金對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是有限的
因為,①雖然金錢很重要,但高額金錢的作用也不總是積極的和萬能的,有時反而使人喪失自我,失去本真。我們不能把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作表面化、教條化的理解,變成空洞的或嚇人的口號。②高額獎學金的激勵作用是可能的,但可能性並不等於必然性。在其現實性上,教育體制的改革才是激發動力、培養人才的根本之路。
二、高額獎學金不利於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初衷
一般而論,高額獎學金主要側重於肯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很難對其實踐能力、社交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量化考核,所以是不全面、不完善的。高額獎學金也未必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中國青年報》曾調查顯示,69.1%的高校大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非理性消費,對方辯友又是靠什麼實現那些高額獎學金物盡其用、用其所值呢?
三、高額的入校獎學金不利於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經費的有效利用
因為,設置高額的入校獎學金,一是容易形成金錢萬能、應試教育至上的錯誤價值導向,與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二是以金錢為誘餌吸引「孔雀東南飛」,不顧「西北有高樓」的基本國情,既不利於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是用有限資源的雪中炭,來貼高額教育的錦上花,本末倒置。對方辯友,這難道是你們四個惹的禍而不是設置高額獎學金之弊嗎?
所以,我們反對設置高額獎學金,提倡在獎學金總額一定的情況下,保持獎學金份額高低適度、比例協調,名額適當,統籌兼顧,科學合理。這樣,才不至於出現眾多高額之弊,才能最大限度化弊為利。
謝謝!
二辯:
主席、評委、對方辯友:
大家好!
我方一辯不僅科學地界定了有關重要概念,而且條分縷析地指出設置高額獎學金之弊。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再次論證我方觀點。
第一,設置高額獎學金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兩極分化
因為,無論怎樣說,高額獎學金的份額額度是相對較高的,而獲得的人數是相對較少的;也就是說,政府和學校把有限的資源集中用在了極少數人的身上了。雖然他們是勞動所得,但難免仍會使未獲得者產生一定的心理失衡:「他們除了學習比我好,其他素質也就那麼回事,甚至還不如我呢!可為什麼要以偏概全呢?他們獲得如此高的獎學金是對我們的蔑視和否定嗎!」「我跟他們只有一分之差,竟有天淵之別;他們受如此之高的激勵,我卻受如此之大的刺激。太傷心,太沒意思了……」這種個體性和群體性的矛盾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要問:國家把有限的教育費用以高份額低名額的方式投入到極少數人身上,是不是意味著對其他人的不公平呢?我們的教育究竟是要桃李滿天下還是要萬綠叢中一點紅呢?!如果對方辯友承認高額的弊處,那這種弊處為什麼總是楊貴妃臉上的美人痣那麼楚楚動人,而不是引起死亡的癌細胞呢?
設置高額獎學金導致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失衡,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兩極分化。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根本沒有任何獲獎希望的學生來說,長期受刺激很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我們是老笨蟲,累死也不中。乾脆,「我不是黃蓉,也不會武功,我只要靖哥哥的愛情!」「走—靖哥哥,咱倆不要那高額獎學金了!」而對中間那所謂還有希望者來說,當他們看到別人高高興興唱著「今天是個好日子」登台領獎時,大多內心會「傷心太平洋」,感到「太委屈」。因為,痛苦來自比較之中。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內心的極大落差必然使他們由羨慕到嫉妒、再到麻木、最後不屑一顧。怎麼提高學習積極性呢?對方辯友,與其設置高額獎學金讓極少數人「一次愛個夠」,何不「大家一起來做運動」——「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非要脖子累得有病,屁股歇得僵硬好嗎?何不讓它們適度、讓它們協調起來呢?難道只能極少數人胖大海,大多數人苦丁茶嗎?極少數人娃哈哈,大多數人苦咖啡,極少數人可口可樂,大多數人汽—水嗎?須知: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雷鋒也告訴我們:「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所以,設置高額獎學金不如適度獎學金,因為它弊大利少啊!
第二,設置高額獎學金容易使個別動機不純者喪失學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直奔那錢而去,不擇手段作弊,利己主義、拜金主義思想膨脹。這盡管是少數,但難道不是高額獎學金挑逗和引誘的嗎?所謂重賞之下必有莽夫!
第三,正如我方一辯所說,高額獎學金主要側重於肯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很難對其實踐能力、社交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量化考核,所以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弄不好就克隆出高分低能的學究式人物。
綜上所述,對方辯友又怎能告訴我設置高額獎學金對大學生利大於弊呢?!
三辯:
主席、評委、對方辯友:
大家好!
我方二辯主要從獎學金未獲得者的角度有力地論證了我方觀點。想必對方辯友仍然是心裡稱是,口裡說非。那麼,我也從三個層面進一步闡明我方觀點。
一、從獎學金獲得者的角度看,設置高額獎學金弊大於利
原因有三。①獲得高額獎學金的同學通常都是對理論知識學習比較好的同學,他們或聰明或努力。如果獲得高額獎學金的次數比較多,誰都會心中暗喜自鳴得意,甚至自命不凡的。這樣,很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不僅會影響他學習的進步,而且會影響他的人際關系。正如冰心老人所說:「牆角的花,當它孤芳自賞時,它的天地便小了。」反之,如果有些同學偶爾得到高額獎學金,或者對此看得很重,他會千方百計捍衛自己的金腰帶。且不說他會考試作弊,至少要更加奮發努力,但因此而帶來的精神壓力也就可想而知。盡管如此,能否再度輝煌也未可知。而這些因素對他們的身心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對方辯友,不是嗎?②獲獎者對於獎金的使用未必就能使它發揮應有的效用。相反,由於有些同學缺乏理財能力,獲獎之後卻不是福反而惹來很多煩惱,影響自己學習。③高額獎學金的獲得者未必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在此舉例子】請問對方辯友:古今中外有多大比例的成功人士是被高額獎學金激勵出來的呢?由此可見,即使對於高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對方辯友一廂情願地認為利大於弊也是多麼缺乏說服力呀!
二、對方辯友告訴我們:設置高額獎學金能減輕貧困生的家庭壓力和他自己的經濟壓力,為他們發展開拓更大的空間。那麼,請問對方辯友:高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只能是貧困生嗎?
最後,我想從高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和未獲得者的關繫上說,設置高額獎學金仍然是弊大於利。事物的質量互變原理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能超過它應有的一個「度」,否則事物就會變質。所謂「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對於高額獎學金的獲得者和未獲得者的關系,我運用質量互變原理打個比方: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液態水的溫度是0~100度。超過100度就會變成氣體,低於0度就會結冰。這兩種情況下水都會失去常態。拿高額獎學金來說,由於它是「高額」,而不是適度,所以獲得者很容易像燒開的水蒸氣一樣飄飄然而陶醉起來,它飄然而逝不是大家想要孤立他,而是他把自己視為另類去天馬行空了。對那些未獲得的同學,就像0度以下的冰,心裡感到無奈無限的凄涼。針對這兩種狀態,對方辯友又怎能說設置高額獎學金一定是利大於弊而不是弊大於利呢?況且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又是永恆發展的,獲得者和未獲得者的關系必然又會影響到教學管理和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影響到教學質量和人才素質。長此以往,誰又能保證這種現象不會形成惡性循環呢?對方辯友,如果你們仍固執地認為,只要設置高額獎學金就一定能提高素質、增強自信、激勵學習,那麼請問:高額獎學金是解決所有學習問題的靈丹聖葯嗎?類比一下:是不是木柴著火、油和香蕉水著火、化學葯品著火、帶電器材著火、液化石油氣著火,都可以用水去澆滅它們嗎?如果不能,你們還願意堅持自己利大於弊的錯誤嗎?
因此,對方辯友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設置高額獎學金對大學生弊大於利吧!
❹ 高校為什麼要給外國留學生提供高額的獎學金,有什麼意義
異性陪讀,拿高額獎學金的留學生漢語不及格,引發人們對留學生超國民待遇的熱議。一直以來,中國高校給外國留學生高額獎學金在網上引發人們的熱議,山東大學為留學生配異性陪讀引發人們關於對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的討論,北京大學47萬獎學金的留學生居然漢語不及格,讓吃瓜群眾眼鏡碎了一地。質疑為何中國高校為何要給外國留學生提供高額獎學金?
總結語:為何各個國家,各大名校對於留學生都比較優待,提供遠遠高於本國學生的獎學金,為的是什麼?爭奪人才,留住人才,培養和這些各個國家未來精英們的感情,所以對於一些事件,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想當然地亂噴一氣。
❺ 我同學被賓夕法尼亞大學高額獎學金錄取了,請問是什麼
要申請到美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的獎學金是比較困難的,具體條件是什麼,還回真不好說。美答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不光看你的學習和考試成績,其他非智力因素可能更為重要。要獲得獎學金,你的托福最少應該在105分以上,GRE在320分以上,GPA在3.5左右。這只是一些基本的入門條件,能否申請到獎學金,關鍵看你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如科研活動、知識競賽、獨特的社會實踐活動等。要想提高申請獎學金的幾率,最好將學校的層次降低一些。
❻ 中國該不該用高額獎學金吸引外國學生
吸引外國留學生通常有三方面考慮。一是外交或文化考慮。外國青年人留學過程中容易被潛移默化,產生對留學國及其文化乃至政治經濟體制的好感。
二是為吸引各國學子中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人才。這種考慮往往在一些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國家更為現實,通過先進教育模式、優秀實驗機構和有保障的職業生涯,把其他國家的優質生源吸引過來,為我所用。近年來,中國從上到下對國內優質生源加速向國外的流失表示出巨大的擔憂,背後就是這一考慮的「逆向折射」。
三是為本國的教育市場招徠「消費者」。一些發達國家由於學術積淀較厚,科學技術發達,教育服務已成為產業,效益可觀,其市場早已超出本土范圍,形成巨大的教育服務產業。近年來,大量中國學生留學英美和加拿大、澳大利亞乃至新加坡等國,除了移民需求之外,主要就是奔教育服務而去。
就中國吸引留學生來說,第一種考慮過去有,現在還有,只不過過去主要面向第三世界,國際政治考慮居多,現在從「軟實力」出發,希望通過留學生增進民間的交往和了解,已不限於特定國家。加上中國經濟發展之後,文化魅力隨之增強,留學中國的外國學生越來越多。遺憾的是,以中國大學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學模式,對世界一流生源的吸引力猶有不足,教育服務作為產業尚未形成——以給外國學生高額獎學金來吸引生源,就說明,目前仍處「花錢賺吆喝」階段。
誰都知道,獎學金是真金白銀,而外國留學生能否真正拉動消費,卻不好說。何況獎學金如此之高,足以覆蓋全年生活開支,如果這也算拉動內需,那發給中國學生不也同樣可以起到作用?
平心而論,希望吸引外國留學生的初衷並沒錯,但行動不能操之過急。等到國內的學術空氣更濃一些,科研成果更多一些,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全面發展之時,外國留學生自然源源而來,而且來的還是素質更好、購買力更強的生源。
❼ 辯論:正方:設置高額獎學金是利大於弊;反方:弊大
我方(正方)認為設置高額獎學金是利大於弊,因為獎學金就好像一個目標,學生會為了獎學金而努力學習。得了獎學金會對學習更有信心,
沒得得學生會更加努力學習,爭取下次拿獎學金。
❽ 高額獎學金利弊
利大,鼓勵學生多學知識,而且最重要的是給優秀的貧困生減少了壓力。
❾ 為什麼高校用高額的獎學金 作文
學期間,我在各方面表現優異,故申請國家獎學金。思想方面,向黨組織靠攏,不忘黨專訓,通過努力獲屬得組織認可,成為一名預備黨員;生活方面,我始終保持著樂觀生活態度,我堅信貧困是暫時的,我有能力改變生活;工作方面,積極認真,擔任班級生活委員和助困委員,管理班級財政收支,關心同學生活和學習,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同時不忘對同學學習的帶動和幫助;學習方面,始終將學習放在首位,學習成績名列第一,參加省結構設計大賽並獲得二等獎,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等;社會實踐方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參與迎接新生志願者活動,成為校運動會裁判員,參與獻血活動等,從而使自己更好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並得到鍛煉,增加實踐經驗。
我不理解你,所以僅供參考
❿ 為什麼很多國內國外的高校為了爭奪錄取優秀生源而允諾免除一切學雜費、還提供高額獎學金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提供優惠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爭奪不可復制、不可再生的人才資源。樓上的回答其實已經很切中要害了,無非就是名,其次就是錢。但是這中間有一個過程。
間接原因可能有這樣幾個:
1 為了創造某個方面的績效,例如國際知名期刊發表文章的次數、某某競賽獲獎的次數等;
2 追求生源本身,為招生、就業等方面做宣傳。優質生源本身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資源,通過對優質資源的宣傳,使學校在層次上有所提高,但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吸引其他學生;
3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科研體制就是這樣,利用優質資源。優質資源就關繫到學校的口碑、品牌,名氣大的學校能夠吸引的科研項目就會越多,隨之而來的科研團隊就會越來越強大。
4 謹防有詐。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宣傳上的,有哪個學校是希望自己培養的優質生源外流呢,或許等你掙得到了那個地方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實際上是不想回來了,因為與國外比起來,國內的任何環境都是比不上的,比如說政治、經濟、學術,等等,那些都是吸引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