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邵逸夫獎的相關信息
與諾貝爾獎
據「邵逸夫獎」成立儀式上宣布,該獎設立數學科學、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3個獎項,與「諾貝爾獎」所設立的3個科學獎項並不重復。數學與天文學都是基礎科學,諾貝爾獎沒有此兩項獎顯然是有缺陷的。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礎語言,社會科學、經濟活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21世紀數學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學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極年輕的,21世紀將是探索宇宙的黃金時代。「邵逸夫獎」的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比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范疇更廣闊,要為新世紀的人類帶來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質。「邵逸夫獎」是彌補「諾貝爾獎」的不足,兩者關系是並駕齊驅、相得益彰。
有人認為,諾貝爾獎是西方的,因而獲獎者歐美人士居多;而邵逸夫獎是東方的,獲獎者將以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及海外華人為主。這不僅是極大的誤解,而且這種想法也很幼稚。國際科學界普遍認為,諾貝爾科學獎的評審是公平公正的,比如日本科學家也是東方人,他們的新發現新創造一樣也能獲獎,並無歧視。「邵逸夫獎」籌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楊汝萬在成立儀式上明確宣布,該獎頒獎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獲得突破成果,且該成果對人類生活有意義深遠的影響為旨要。」
『貳』 邵逸夫獎是天文學的最高國際獎項嗎
諾貝爾獎 天文學獎按物理學獎頒發 是最高獎項
邵逸夫獎(英文:The Shaw Prize)由香港專著名的電影製作人屬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創立。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邵逸夫獎基金會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並設有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共三個獎項;它是個國際性獎項,形式模仿諾貝爾獎,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作管理。
是國際性獎 但不是天文學最高獎
中國天文最高獎項—張鈺哲獎
法國天文學會最高獎項——皮埃爾·讓森獎
國際業余天文發現最高獎-埃格•威爾遜獎
荷蘭科學最高獎Spinoza Prize獎
格魯伯基金宇宙學獎(這是宇宙學最高獎項,屬於天文學界的最高獎項之一)
由格魯伯基金會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共同設立,獎勵在宇宙學領域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Gruber宇宙學獎
由一位愛好宇宙學的商人Peter Gruber在2000年設立,每年頒發一次。獎勵傑出的天文學家、宇宙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或者科學哲學家。
等等
『叄』 2015年邵逸夫獎揭曉共有幾位科學家獲獎
美德5位科學家獲2015年度邵逸夫獎
6月1日,邵逸夫獎基金會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5年度邵逸夫獎的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德國的5位科學家獲獎。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每項獎金為100萬美元。邵逸夫獎每年頒獎一次,今年為第十二次頒發,頒獎典禮定於9月24日於香港舉行。
天文學獎授予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開普勒計劃首席研究員威廉·博魯茨基,以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此計劃大大增進了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恆星內部的認識。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主任邦妮·巴斯勒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彼得·格林伯格,以表彰他們發現群體感應,一種細菌間相互溝通交流信息行為的調控機制;這個發現對干擾細菌的病原體或調控微生物群落在健康應用方面提供了新穎的方法。
數學科學獎授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所長格爾德·法爾廷斯和美國羅格斯大學數學系教授亨里克·伊萬涅茨,以表彰他們對數論基本工具的推行和發展,讓他們及其他人能夠解決存在已久的經典問題。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楊綱凱在致辭中表示,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
邵逸夫獎於2002年設立,自2004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
『肆』 很多中國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業的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們的歷史故事嗎
1、陳弼臣:
陳弼臣原籍是中國廣東潮陽,他的父親在曼谷一個商業機構當一名普通職員。5歲的時候,陳弼臣被送回家鄉上小學,後因家貧輟學。17歲時又去了曼谷,在那裡當售貨員,也干過廚師和搬運工,還擔任過兩家公司的職員。
陳弼臣工作踏實,任勞任怨,無論干什麼都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經過4年自強不息的奮斗,終於從一家公司的一名秘書升任為這家公司的經理。以後,他又在幾位朋友的幫助下,集資籌辦了一家五金木材公司,並自任經理。
之後他陸續又辦了3家公司,專營木材、五金、食品、葯物以及大米的外銷業務。經營得相當不錯,與亞洲各地的商業團體建立了廣泛的友好聯系,生意日漸興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到1944年,陳弼臣與泰國的10位商人籌資20萬美元,創立了盤谷銀行。
在這以後的20年裡,銀行的資產保持著平均每年20%的增長率,一躍而成為泰國最大的銀行,陳弼臣也成為泰國的第一號富翁。
2、林海峰:
林海峰,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浙江寧波。是旅日棋士,職業九段。林海峰是吳清源的弟子,他的棋風厚實均衡,韌性極強。棋界稱他為「不死鳥」或「常青樹」。林海峰曾在日本天元戰實現五連霸,在1990年獲第3屆富士通杯冠軍。
3、楊忠禮:
以實業興邦,創立發展楊忠禮企業集團,為馬來西亞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良多;他對祖籍國情感深厚,支援家鄉建設,常年致力於馬中友好事業;他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不遺餘力,親歷親為無私奉獻,將巴生興華中學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華文學校。
4、葉煥榮:
1959年,葉煥榮從香港初抵英國,從洗碗工到中餐館老闆,又到中式雜貨店老闆,最終成為英國最大華人企業董事長,2007年開始成為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用自己的人生寫出了一個典型海外華人奮斗故事。
5、陳省身:
出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畢業於清華大學,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並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曾獲首屆邵逸夫獎數學獎,獲美國數學會的斯蒂爾終生成就獎等榮譽。
『伍』 2018年邵逸夫獎名單公布都有誰獲獎了
5月14日消息,邵逸夫獎基金會於5月14日(星期一)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屆共有三位科學家獲頒獎項,得獎者名單如下。
背景資料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於2002年11月宣告成立,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意義深遠影響的科學家,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
「邵逸夫獎」是國際性獎項,由邵逸夫獎基金會管理及執行。邵逸夫先生亦為邵氏基金會和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的創辦人,這兩個慈善組織主要發展教育、科研、推廣醫療福利及推動文化藝術。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