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研推免 > 謝希德獎學金

謝希德獎學金

發布時間:2020-11-28 15:12:28

1. 謝希德的個人成就

謝希德同志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教育家,她是我國半導體物理學的開拓者之一,是我國表面物理學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國際半導體物理學和表面物理等學術機構中擔任多項職務,是我國在國際上這些領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她對我國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和發展,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成就卓著。她與同事堅持不懈、刻苦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和獎勵,1997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鑒於她對科學事業的突出貢獻,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10多所大學授予她名譽科學博士稱號。她於1988年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0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外國院士。謝希德教授於1983年1月任復旦大學校長。後因病於2000年3月4日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79歲。

2. 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並說出他是什麼科學家

墨子,張衡 僧一行 郭守敬(都是古代科學家的代表),徐壽,華蘅芳,詹天佑,李四光,華羅庚,蘇步青,陳建功內(應該能代表近代的容人)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以上23位都是為兩彈一星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吳文俊、袁隆平,(00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選、黃昆,(01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金怡濂(02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劉東生、王永志,(03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吳孟超 葉篤正,(05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李振聲,(06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閔恩澤 吳征鎰,(07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忠誠 徐光憲(08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04年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 李遠哲,朱棣文,崔琪,錢永建(以上都是華裔諾獎得主)

3. 中國物理學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物理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Physics)成立於1932年。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的群眾性學術團體。現有個人會員約40000人。中國物理學會第十屆理事會共有理事99人,常務理事31人,其中,理事長1人、副理事長5人、秘書長1人(兼)。
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刊物有11種,所屬分支機構主辦的刊物有11種。為了獎勵在物理學各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學會在不同時期設立了胡剛復、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王淦昌物理獎,謝希德物理獎,以及黃昆物理獎。
中國物理學會及其所屬各分支機構每年舉行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約60次。每年組織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每年還組織若干次科普講座,編著科普書籍等。
1984年,中國物理學會加入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盟(IUPAP)。1993—1999年,周光召任副主席;1999—2002年,楊國楨任副主席;2005—2008年,陳佳洱任副主席。
作為發起學會之一,中國物理學會於1990年參與創建了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AAPPS)。1997—1999年,陳佳洱任主席;2008—2010年,張傑任主席。
中國物理學會與歐洲物理學會,以及德國、英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的物理學會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中國物理學會在國際物理組織中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成立
1931年,國際聯盟派出4位專家來華考察教育,其中有世界著名物理學家P.朗之萬。來華後他受到了中國物理學工作者的熱烈歡迎。他建議中國物理學工作者聯合起來成立中國物理學會,還建議中國物理學會加入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經朗之萬的促進,中國物理學會的籌備組織迅速成立,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被推選為籌備會主任。1932年8 月22日至24日在北平清華大學召開了中國物理學會的成立大會,這也是中國物理學會第一次年會。
按照大會所通過的會章,中國物理學會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又推選4人分任會長、副會長、秘書及會計。後來會章屢有修改,會長、副會長的名稱亦有數次變更,如改稱為理事長、副理事長等,但職責一仍其舊。任會長(理事長)的歷屆學者為李書華、葉企孫、吳有訓、嚴濟慈、周培源。第十屆理事長為詹文龍。
中國物理學會的學術活動是通過年會和專門組織來展開的。學會成立時就設立了學報委員會、物理學名詞審查委員會、物理教學委員會,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增設應用物理匯刊委員會。這些組織中除最後一個委員會沒有很好開展工作外,其他三個委員會,尤其是學報和名詞審查委員會的工作賡續不斷。
初期發展
(1932~1936) 中國物理學會成立後,第二次年會於193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第三次年會於1934年在南京金陵大學舉行,第四次年會於1935年在青島山東大學舉行,第五次年會於1936年在北平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舉行。
為了促進國內外同行的交流,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中國物理學報》於1933年創刊。當時規定學報用英、法、德三種外國文字印行,但附有中文摘要。
1933年夏,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在當時上海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內開展工作,該委員會的首次審查結果於1934年刊印公布,其後此項工作延續至今。
此期間,中國物理學會還就度量衡和大、小數的命名提出了建議,《東方雜志》即於1934年出有專號刊載有關的討論,此項建議為當時中國科學界所採納。
中國物理學會的成立和學術活動的展開促成了1934年I.朗繆爾、1935年P.A.M.狄喇克和1937年N.玻爾的來華訪問,他們分別在北平、上海等地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加強了中國物理學界與國際物理學界的聯系。
戰爭時期
(1937~1949)抗日戰爭開始後,學校和學術機構倉促內遷,各方面條件都異常困難,但中國物理學會的活動沒有中止。1939~1944年間共召開年會 6次。由於戰時交通甚為不便,自1942年開始,年會分散在各處舉行。如1942年和1943年的年會分別在昆明、重慶、成都、蘭州、貴陽、桂林等6 個地方舉行。1942年中國物理學工作者還分別在重慶、貴陽、昆明和福建的永安等地舉行了牛頓300周年誕辰的紀念大會。陝甘寧邊區的延安自然科學研究會也於1943年 1月舉行了這樣的紀念會,中國共產黨的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還刊出了紀念牛頓誕辰的特刊。
《中國物理學報》出版至第3卷第1期後,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刊 2年。1939~1945年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一共出版了5期。其中有些用粗糙的土紙印刷,質量低劣,但論文保持往常的水平,這里凝聚了當時不少中國物理學者的心血。
習慣上,中國人所說的「抗日戰爭」一般指稱「中國抗日戰爭」。但各地華人習慣上也將各自國家或地區同時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稱為「抗日戰爭」,並將其和中國抗日戰爭視為一體,或作為它們的總稱。「中國抗日戰爭」在中國大陸地區也被稱作「八年抗戰」(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後,中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於7月31日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宣告全面抗戰開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區一般被稱作「十四年抗戰」(於 警鍾長鳴,勿忘國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算起)。這場戰爭在日本被稱為「日中戰爭」。日本也習慣把「珍珠港事變」以前的中國抗日戰爭稱為所謂的「支那事變」或所謂的「日華事變」,原因是當時日本帝國並未和中華民國相互正式宣戰,因此「技術上」並非一場戰爭。「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的中國抗日戰爭,則被日本視為「大東亞戰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和印緬戰場)的一部分。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民國政府及多數華人稱其為八年抗戰、中日戰爭等等,簡稱抗戰,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日本稱其為日華戰爭(日語:日中戦爭)或支那事變(支那事変),西方國家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把甲午戰爭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物理學工作者無不歡欣鼓舞。一些旅居國外的物理學工作者也相繼回國。年長的和年輕的物理學工作者共同以發展新中國的物理學事業為己任。
在1949年 7月召開的中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議上,被選為常務委員的物理學家有嚴濟慈、葉企孫、吳有訓、錢三強、錢偉長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使中國物理學工作者感到原有的中國物理學會會章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因而推舉了5人起草新的會章。1950年 8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物理學會參加者有25人。此次會議又促成了1951年 8月的中國物理學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的召開。
1951年 8月在北京舉行了中國物理學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會議指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物理學工作者學習和工作的新方向。大會所通過的新會章規定:「本會的宗旨在團結全國物理學工作者,從事學術研究,交流工作經驗,謀物理學知識之普及、提高與應用,為新民主主義文化、經濟及國防建設而服務。」這次大會還討論了物理學教育的問題,不僅論及大學的物理學教育,也注意到了中學的物理學教育。大會選出的理事會由21人組成,其中9人為常務理事,周培源為理事長,錢三強為副理事長。從此物理學會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在新的理事會之下,設立了物理學報委員會、物理通報委員會、物理名詞審查委員會、物理論文編目委員會和物理教學委員會等五個常設委員會,《中國物理學報》從此繼續出版,從1953年第9捲起改名為《物理學報》,發表論文以中文為主,附以外文摘要;又出版《物理通報》,它的宗旨是: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提高的指導下普及的原則下,來協助物理學在中國的土地上建設起來、發展起來,幫助改進中學和大學的物理教學,闡明物理學和實際的聯系,加強物理學的應用,引導一般社會人士對物理學獲得更清晰而親切的了解,幫助發揚中華民族的科學,增進學會與會員及會員與會員間的聯系。物理名詞的審查工作也從此加速進行。
1963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了全國20多個分會所屬會員 3300多人。大會共收到論文325篇,宣讀了134篇。此外還有特邀報告21篇,這些報告或介紹當時物理學某一領域的概況,或扼要報道建國以來中國物理學工作者在某一領域中的成就。在物理學教學方面,有10位同志提交了論文或作了特邀發言,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大會又修改了會章。選出的理事會由75人組成,其中常務理事21人,周培源為理事長,錢三強、施汝為、王竹溪為副理事長。
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後至1966年的 3年期間,物理學會所進行的主要工作為:①匯總了會員名單計 3320名,付印成冊。②對年會的部分論文進行徵集和匯編。③參加了在1964年夏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四大洲科學家參加的北京科學討論會。在會議期間,物理學會接待了日本著名物理學家坂田昌一等人的訪問。④在1966年召開的同樣有四大洲代表參加的北京暑期物理討論會上,中國物理學工作者著重介紹了層子模型的研究成果。⑤繼續出版《物理學報》《物理通報》,還出版了《聲學學報》。
此後,物理學會的活動被迫中斷,學術刊物被迫停刊,有關物理學會活動等資料大量散失。1976年以後物理學會才得以恢復工作。
1978年 8月在江西廬山召開了1978年中國物理學會年會。年會期間分別舉行了固體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基本粒子和統計物理學的學術報告會。年會共宣讀論文318篇,其中綜述報告64篇。年會期間還召開了物理學會理事會,原則通過了新的《中國物理學會章程》,調整了理事會。理事增加到151名,其中常務理事34名,周培源為理事長,錢三強、施汝為、王竹溪、甘柏、王淦昌、張文裕、汪德昭、謝希德為副理事長。年會對學會的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①開展學術活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②辦好學術刊物。③大力開展科學普及工作。④加強學會的思想和組織建設。
1982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物理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中國物理學會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暨1982年年會。這時全國會員已近 2萬人。有31位物理學家在年會上作了學術報告,系統地介紹了物理學各分支30年來在中國的發展和物理學人才培養的經驗。大會通過了新的會章,選出新的理事會,由理事84人(暫缺台灣省 1名)組成,其中常務理事17名,錢三強為理事長,謝希德、洪朝生、周光召為副理事長。常務理事會決定成立學術交流委員會、物理教學研究委員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出版工作委員會、咨詢工作委員會和名詞委員會,並分別確定了各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人選。在紀念中國物理學會成立50周年的活動中,還向從事物理學工作50年以上的前輩頒發了榮譽獎章和榮譽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30多年來,中國物理學事業發展迅速,物理學各個分支都有眾多的人員在工作,原有的學會組織已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的要求,因此相繼成立了各分支學科的學會(專業委員會)。現已成立的分科學會有:高能物理學會、核學會、液晶學會、電子顯微鏡學會、質譜學會、發光學會、加速器學會、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和等離子體學會,成立了靜電、波譜學、內耗與超聲衰減、原子分子物理、電介質、光散射、相圖、現代物理光學、X 射線衍射、表面與介質物理、非晶態物理、凝聚態理論物理、高壓物理、微弱訊號檢測等專業委員會。這些分科學會和專業委員會每年都舉行為數眾多的各種專題討論會。國內外學術活動日趨活躍,學會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進展,受到廣大物理學工作者的歡迎。由於分支學科的發展,光學、聲學、核科學已各自獨立成立學會。

4. 謝希德是什麼人,他有什麼成就

【簡介】

謝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福建泉州人,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丈夫為著名生物化學家曹天欽。謝希德194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學系,195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1952年10月回國到復旦大學任教,1983—1988年復旦大學校長。專長表面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的理論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並是這些方面科學研究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90年代主要從事半導體表面和界面、短周期超晶格的聲子譜的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撰有《半導體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等專著4部。謝希德是1949年後中國大陸第一位大學女校長,她把握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機遇,為復旦大學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和前任校長蘇步青開創了復旦輝煌的「蘇謝時代」。

生平經歷

1921年3月19日出生於泉州市蚶江鎮赤湖鄉。那年她的父親謝玉銘被母校燕京大學請回教物理課程,他一邊教書,一邊進修高等物理,准備出國深造。1923年,他得到洛克斐勒基金社的獎學金赴美國留學,母親郭瑜瑾則在廈門大學念書。在謝希德4歲時不幸母親患病去世,此時,父親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幼小的謝希德在祖母無微不至的照料下成長。1926年謝玉銘學成回國,應聘在燕京大學物理系執教。謝希德7歲時,父親與燕京大學數學系畢業生張舜英結婚。繼母對她十分疼愛,使她的心靈得到極大撫慰。11歲時進入燕大附中,在那裡認識同班念書的曹天欽。後來轉到貝滿女中讀書,「敬業樂群」的校訓給她深刻的教育。至今也常懷念當年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可親的師長們。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謝玉銘舉家南下,應邀在湖南大學任教。謝希德相繼在武漢聖希理達女中和長沙福湘女中讀完高三。1938年夏天,日本侵略軍的炮火日益逼近武漢、長沙,但當時仍舉行高考統一招生。謝希德報考湖南大學數學系,不久長沙告急,全家搬到貴陽。謝玉銘隻身回到遷往辰溪的湖南大學。好不容易轉移到貴陽後,謝希德住進醫院切除扁桃腺,加上又腿痛難忍,因此雖然接到錄取通知,不得不申請在家休學一年。後來經醫生診斷她的腿痛系股關節結核。那時沒有治結核病的特效葯,生了這種病與被判無期徒刑差不多。當時日本侵略軍的飛機狂轟濫炸,需時常躲避空襲,不得安寧。但她是一個意志堅強的青年,在治病和休養期間,大量閱讀英文小說,這對她後來的發展很有幫助。1942年夏她又考上遷至貴州省湄潭縣的浙江大學物理系,但由於父親不同意而放棄。後來全家從貴州搬到福建長汀縣,父親應聘為廈門大學數理系教授,並兼任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和教務長。在薩本棟校長和謝玉銘、傅鷹等各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廈大成為當時東南首屈一指的大學。就在這時,謝希德考入廈大數理系。她勤奮好學,訓練嚴格,基礎扎實。尤其是在父輩們的親切熏陶下養成了優良的學風。1946年秋她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市滬江大學任助教。連綿不斷的戰火,輾轉不定的生活,艱難困苦的環境,使她成為具有強烈愛國心的青年,立志繼承父業,出國深造,為祖國未來奉獻力量。

復旦工作

原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周同慶曾請謝希德去交大任教,由於院系調整,她同周同慶一起來到復旦大學物理系。在這里,她承擔了極其繁重的教學任務,從1952年到1956年,先後主講6門基礎課和專業課,且都編寫了教材和講義。她善於組織課程內容,講課切合學生實際,由淺入深,信息量大,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使學生們深得教益。現在中國許多中年科技骨幹,如方守賢、丁大釗、王啟明等都是她當年的門生。在她努力下,復旦大學於1955 年開設了固體物理專門化,致力於半導體物理的發展。1960~1962年間,她同方俊鑫合作,編寫了《固體物理學》(上、下冊)一書,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深受國內各大學師生歡迎。80 年代,這部書重新修訂,謝希德增寫了《非晶態物質》一章,保持原書特色,既系統講述本學科的基礎內容,又介紹各主要分支的發展概況。1988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優秀教材。

1956年秋,為了實現國家12年科學發展規劃,北大、復旦、南京大學、廈大、吉大等5所大學的物理系的部分師生匯集於北大,共同創辦半導體物理專門化。黃昆任教研組主任,謝希德任副主任。他們通力合作,撰寫了一部專著《半導體物理學》,1958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在當時國際上是一部學術水平很高的權威性著作,為中國培養一大批半導體科技骨幹人才及時作出了貢獻。令人欽敬的是她為了科學事業,放下出生才5個月的小孩,交給愛人曹天欽照料,毅然去北大工作。

在科研方面,她也是白手起家,於1958年創辦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並任副所長(1958~1966)。在她精心指導和組織下,堅持應用技術和基礎研究並重,為上海半導體工業發展和基礎研究創建了必要的條件,培養了一支隊伍。當時實驗技術人員非常缺乏,為此她建立了上海技術物理中專,培養實驗員,後來這批人都補齊了大學課程,成為得力的科技人才。當年提前畢業參加建所的大學生中有很有成就的沈學礎。

60年代初,國際上硅平面工藝興起,她和黃昆敏銳地看到這將促進半導體技術和物理的迅猛發展,聯名建議開展固體能譜研究,並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共同承擔。1962年11月,她晉升為教授。在她指導下,復旦建立了順磁共振等當時先進的實驗技術。她招收研究生,開設「半導體理論」和「群論」課,編寫講義,指導研究生從事空間群矩陣元選擇定則、應變條件下半導體載流子迴旋共振理論、間接隧道效應理論、半導體能帶計算等項科研課題。1966年夏,在北京召開的暑期物理討論會上,她作了能帶計算成果的報告,與各國學者進行交流。1986年在原有講義基礎上又進行改寫,出版了專著《群論及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此書現已成為國內許多大學研究生的教材,使學生較容易掌握群論這樣抽象的數學工具,受到師生們的好評。

突出貢獻

謝希德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祖國又有了希望。1977年8月,當時分管科學教育的鄧小平,在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建國後17年,教育戰線、科研戰線的主導方面是紅線,中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自覺地為社會主義服務。我們要尊重腦力勞動,尊重人才。1978年3月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強調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觀點,給知識分子莫大的鼓舞。正如郭沫若所說的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在1977年底的全國自然科學規劃會上,謝希德報告了她的科學調研,以殷實的材料說明在固體物理、材料科學和量子化學之間正在形成新的邊緣科學即表面科學,其基礎是表面物理,基本內容包含三個部分:一是確定表面的原子成分;二是表面原子結構和成鍵性質;三是表面電子態和各種特殊的物理性質。她還闡明了表面物理同高新技術和科學發展以及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重要關系,提出在中國發展表面物理的倡議。這個報告得到與會科學家的贊賞。她的倡議得到國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返校後,她立即著手籌建以表面物理為研究重點的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在短時間內,在原有物理系和核科學系的基礎上建立了8個研究室。

1978年9月,謝希德又擬訂計劃,組織兩個系列的學術報告討論會,一是表面物理,系統講述表面物理的基礎內容和發展前景;二是固體能帶理論。她安排好報告人並開列參考文獻供報告人准備之用。7個多月,她帶病親自組織報告30多次。在此基礎上還舉辦了全國性的表面物理討論班。

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委託復旦大學物理系和現代物理研究所舉辦的固體理論討論班,1979年3月在復旦舉行,由副校長兼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謝希德主持並親自作幾個學術報告,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84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170多位代表參加了討論班,主題是「群論」和「固體能帶理論」,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W.科恩(Kohn)來華講學,回國後評論說:「謝希德教授作了明智的選擇,在復旦大學開展表面物理研究」。多年的努力和在國家科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現代物理研究所的表面物理實驗室於1990年經國家計委組織專家評審,被確定為國家應用表面物理開放實驗室。在謝希德指導和王迅的努力下,該實驗室在化合物半導體GaAs和InP的極性表面結構和電子態,表面界面結構,Si/Ge超晶格的生長機制和紅外探測器件、多孔硅發藍色光、藍色激光材料研製,鍺量子點的生長和研究,磁性物質超晶格等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由於她與同事們堅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987年、1990年和1997年,謝希德和張開明、葉令及蔣平等共取得4項科研成果。這就是「半導體表面電子態理論與實驗之一」、「鎳硅化合物和硅界面理論研究」、「金屬在半導體表面吸附及金屬與半導體界面電子特性研究」和「量子器件與異質結構電子性質的理論研究」,分別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在指導研究生方面,據不完全統計,自1978年以來,已培養了博士15名,碩士10多名。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她是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的獲得者之一。

80年代初,美國著名科學家,兩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J.巴丁(Bardeen)率團訪華。他回國後稱贊說:「在中國科學界中,謝希德教授是屬於最有影響的人士之一。」

由於謝希德的科研成就和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的卓越貢獻,使她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贊譽,享有崇高的聲望。她被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1978~1991),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院士)、兩度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1981年和1992年)。美、英、日、加、香港地區的13所大學分別授予她名譽科學博士、名譽工學博士和人文科學博士1987年6月接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Alabany分校授予名譽博士時,《今日美國》報社記者采訪她,稱她為「中國的哈佛大學校長」。1986年她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的名譽會員(Fellow)。1988年她又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0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外國院士。《表面科學》等6種國際學術雜志請她擔任顧問和編委。她也是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半導體委員會委員(1987~1993),先後擔任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的顧問和程序委員會委員,1990年當選為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十一屆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主席。會議於1992年8月召開,中外專家500餘人出席這屆大會,報送的論文達900多篇。這是第一次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召開的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這次會議為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界提供了一個直接接觸國際科技前沿領域的良機,對中國半導體學科的發展以及青年人才的培養,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謝希德在與國際科技界友好往來和學術交流中,顯示了特有的智慧和才幹,為振興中華、建設祖國作出了重大貢獻。自1983 年起她每年都參加美國物理學會的三月會議,回來後必向物理系師生作介紹,並撰文講述當年物理學前沿的重要發展。她多次應邀出國參加各種會議,作有關半導體物理、表面物理學術報告外,還作有關中國科學、教育、婦女、人口和環境等方面的報告,足跡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蘭、匈牙利、希臘、泰國、委內瑞拉等國。

謝希德是中國半導體物理學和表面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成就卓著,深受學術界、教育界的尊敬。1991年3月19日欣逢她七十大壽,又值她在復旦大學執教40年。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和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聯名發來賀電。國際著名的3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和A.薩拉姆(Aalam)分別發來賀電。國家教委也致電祝賀。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馮端寄來熱情洋溢的賀信。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了26篇學術論文,匯編成《表面物理學及有關課題》文集,以熱烈和由衷的慶賀,由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出版。

人物評價

謝希德謝希德不但是一位國內外知名的物理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在高教事業方面,謝希德的貢獻是突出的。她先後擔任復旦大學副校長(1978~1983)和校長(1983~1988)長達10年之久,建樹累累。她率先在國內打破綜合大學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蘇聯模式,根據復旦大學的條件增設了技術科學、生命科學、管理科學等5個學院。她大力提倡師生的創造性和科研工作,加強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與日俱增,復旦的聲譽在增長。她深知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採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勵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她注意發揮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指導作用,1956年秋在復旦推行導師制。導師們深入學生中間,指導學生學習,針對各種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效果很好。設立「校長信箱」、「校長論壇」、「新聞發布會」溝通校內各方面情況,使存在的問題得以及時解決,師生和職工們感到比較滿意。她在師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學風,嚴謹治學,嚴格要求。

謝希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1982年9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87年10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88年5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七屆委員會主席。在中共十三大開會期間,謝希德與浙大校長路甬祥、廈大副校長王路林一同出席中外記者會,她老練地回答了記者們的各種提問。作為上海市政協主席,她的視野寬闊,極為關注浦東新區的開發,對浦東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見識,後來又擔任了校址設在浦東的杉達大學的校長。她不僅關注全市的教育、科技方面的工作,也關注文化、社會風氣、農業等等。人們可以從電視新聞中看到她帶領政協委員下工廠、農村了解情況和慰問的動人場面。她關心科普教育,主編一本《阿爸教科學》的新書,給青少年增添了許多新知識。

在復旦校園里,她曾接待過來訪的法國總統德斯坦,美國總統里根以及國務卿舒爾茨等外國領導人。她代表復旦授予一批世界上著名的學者、教授為復旦大學名譽教授、顧問教授的稱號。1998 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和夫人來華訪問時,謝希德作為知名人士參加了柯林頓總統在上海的座談會。

1998年11月4日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eter Indartry associaleer)出資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設立謝希德獎金以鼓勵有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謝希德在團結各界人士、特別是教育界和科技界、國際友人、海外學子和僑胞中,為振興中華、建設祖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大事年表】

1921年3月19日 生於福建省泉州市。

1942~1946年 在廈門大學數理系學習,獲理學士學位。

1946~1947年 任上海滬江大學數理系助教。

1947~1949年 美國史密斯學院物理系研究生兼助教,1949年獲理學碩士學位。

1949~1952年 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195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研究一年。

1952~ 在復旦大學先後任物理講師(1952~1956)、副教授(1956~1962)、教授(1962~)。固體物理教研室主任(1954~1961)。

1956~1958年 在北京任北大、復旦、南大、吉大、廈大五校聯合半導體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58~1966年 籌建上海技術物理所,任副所長。

1978年~ 任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

1978~1988年 任復旦大學副校長(1978~1983)、校長(1983~1988)、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1985~)。

1978~1991年 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院士)。

1989年 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0年 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外國院士。

1997年 任上海浦東杉達大學校長。

2000年3月4日 逝世於上海

2012年有的考區的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就是——《謝希德的誠與真》,您可以自行查閱一下這篇文章

5.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的組織歷史

1978年,中央政府決定大批派出留學人員出國學習。為配合國家的留學工作,1985年,霍英東先生先是捐款100萬美元,設立出國留學獎學金。1986年4月2日,他對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教委主任李鵬表示,為了振興中華,培育人才,決定提供1億港元,成立霍英東教育基金會,支持國家的教育事業。在基金會成立時,他說,設立的基金會是長期的。要世世代代把這件事堅持下去,為國家的教育和四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吸引優秀留學人員回國服務,並鼓勵年輕有為的國內教師,脫穎而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利用本金的利息,設高校青年教師(35歲以下)科研基金和優秀青年教師獎金。霍先生為基金會的成功運作,付出了大量心力。成立了以他為首的,當時教育部主管領導、國務院港澳辦領導,以及有關人員參加的理事會,還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委員會(如陳省身、雷潔瓊、張光斗、丁石孫、謝希德、談家楨等)。從基金和獎勵學科及名額的設定,到基金及獎金的力度,都作了細致的考慮。基本的宗旨是盡可能配合國家教育科技發展的需要。並有利於優秀青年教師的成長。對出國留學人員,凡准備半年內回國的,也可提出申請。截至2004年底,基金會共襄助2149名教師,資助金額1311.023萬美元。18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一些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豐碩成果。

6.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機構部門

學術研究院下屬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域已經覆蓋除中東、大洋洲和非洲以外的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擁有研究中心/研究室13個:美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北歐中心、拉丁美洲研究室、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以及南亞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其中還包括關於美國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小基地)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大基地)。
美國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是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核心部分,成立於1985年。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中心於2000年被批准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又被批准為美國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教育部和復旦大學對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資助,中心還通過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復旦基金會(The Fudan Foundation)得到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屬的美國海外學校和醫院項目的贊助。
美國研究中心在中美關系、防擴散與軍備控制、美國國會等領域的研究和國際合作,已取得國內外學術和政策界的肯定。
復旦基金會設有「謝希德獎學金」,以紀念謝希德教授對中美關系所作出的傑出努力。該中心出版的《美國問題研究》叢書,已被列入CSSCI來源期刊。
已故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曾擔任該中心首任主任,第二屆主任為倪世雄教授,現任主任為沈丁立教授,吳心伯教授和信強副教授擔任中心的副主任。
日本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關系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並帶動對東亞的研究和交流。
中心長期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衛材株式會社、日本萬國博覽會紀念協會、日本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從1991年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把中心作為據點機構予以重點資助。
中心現任主任郭定平教授,中心目前有專職人員11名,校內外兼職研究員百餘名,並聘請多名日本、美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國外著名學者、實業家擔任顧問教授。
韓國研究中心
韓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10月,中心現任主任石源華教授,現有專職研究人員6人,兼職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的研究工作在海內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得到了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學術振興財團、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資助。
中心出版《韓國研究論叢》,2006年入選教育部CSSCI來源集刊。中心圖書館現有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的專業書籍近萬冊,是國內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影響的專門圖書館。
中亞研究中心
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副主任為楊心宇教授、唐朱昌教授,目前共有研究人員10名。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俄羅斯中亞政治和外交、中俄關系,中國中亞外交、上海合作組織、轉型經濟、俄羅斯法律等。
上合組織研究中心
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目前國內教育部直屬的惟一一家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承擔與上海合作組織有關的課題,組織相關研究。中心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兩者各有側重、互為補充。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於1993年正式建立。1996年10月,為實施「中歐高教合作項目」,根據教育部要求進行改組。該中心著重組織和開展對歐盟與歐洲一體化的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及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逐步建成為歐洲問題的研究基地、教學基地、學術交流基地與信息資料基地。
中心現任常務副主任為丁純教授,副主任為陳志敏、胡榮花教授。下設綜合、經濟、政治、法律、社會與文化6個研究室,集合校內各學科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特聘教授梅兆榮大使任主席並主持「大使論壇」,戴炳然、伍貽康、燕爽教授任副主席。
歐洲中心政治部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成立於2006年,現有專職在編人員3員,現任主任為陳志敏教授。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與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為兄弟單位,與中心其他成員進行合作,舉行會議和開展課題研究等。同時,它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積極參與其部分教學工作。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主要研究與歐盟(歐洲)政治有關的問題,包括歐洲內部政治與社會問題、歐盟外交與安全問題及歐洲政治文化問題等。
北歐中心
北歐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由復旦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和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和冰島25所大學合辦的一個合作平台,是中國與北歐學者、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北歐中心的活動主要包括:1)為中國和北歐的學者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主題組織培訓、研討會、學術會議;2)為從事北歐研究的中國學者和學生和從事中國研究的北歐學者和學生提供教學;3)為北歐商業團體組織安排在上海的活動和課程。
現任董事會、理事會主席由芬蘭坦培雷大學校長Krista Varantola女士擔任。復旦大學外事處處長陳寅章教授自1995年北歐中心成立以來一直擔任中心的常務主任。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中心主任由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任曉教授兼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3名,兼職研究員5名。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要從事中國當代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的主要活動包括:主辦「外交官駐所研究」項目;參與舉辦「大使論壇」;邀請國內外相關人士舉辦學術講座;組織召開學術會議以促進學術交流。中心並出刊中國外交研究工作論文系列。
國際組織研究中心
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大使擔任中心主任,張貴洪教授擔任中心執行主任。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組織與國際安全、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與中美關系等。
中心設有復旦「聯合國研究論壇」(FUNS),邀請聯合國官員和學者不定期來中心演講。中心招收國際組織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南亞研究中心
南亞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成立,杜幼康教授擔任主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人,並聘請多名校內外南亞問題專家為特邀研究員。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冷戰結束後的南亞政治、經濟、外交和安全問題,美國對南亞的政策,中國與南亞國家的關系等。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0月,由巴基斯坦政府與復旦大學合辦,並得到巴基斯坦政府資助,旨在促進中巴高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
拉丁美洲研究室
拉丁美洲研究室於1964年2月成立,先設於歷史系,2001年11月並入新成立的國際問題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名,兼職研究員5名,外籍客座研究員1名。現任主任為朱鴻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拉美國際關系,拉美政治,中拉關系,美拉關系,拉美近現代歷史等。拉美研究室先後出版譯著21部;專著6部;合作編寫辭書、年鑒等7種。

7. 謝希德去世時為祖國做了什麼貢獻

她的主要著作有《來分析源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引論》、《固體量子理論》、《半導體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群論及其在固體中的應用》、《表面物理》.
她培育了很多名半導體人才,為祖國半導體實驗做出很多貢獻,特別是《半導體物理》的發表標志著中國在這方面的崛起

8. 復旦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我只想到陳果,畢竟是網紅。但是聽到關於她負面消息居多,嗯,各方面的,我保持中立態度,因為消息這個有可能是加工過度了。對於她的課程我沒聽過,在網上被安利過,可惜真的聽不大下去了,可能覺得有些雞湯吧,我這個人又不大愛喝雞湯。但是有的時候人生艱難,適度喝喝雞湯可以幫你過得舒服些,感覺人生還有希望,那雞湯其實就是還不錯的~


9. 今年「數學界諾獎」最年輕獲獎者多少歲

4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版獎當天揭曉,4名數學家權獲得這一獎項,最年輕的獲獎人年僅30歲。這4名獲獎者分別為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彼得·朔爾策、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教授阿萊西奧·菲加利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現年40歲的考切爾·比爾卡爾是出生在伊朗的庫爾德人,從伊朗德黑蘭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遷居英國。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代數幾何,特別是其中的雙有理幾何。他在獲獎後表示「非常高興和興奮」,他將繼續自己熱愛的數學研究。

10.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復旦大學什麼機構

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一所專門從事國際問題和國際關系研究的機構。

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於2000年11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共有46名成員,研究人員36名,其中正高級職稱者9名,副高級職稱者14名,講師13名(含新進博士),分布在13個研究部門;行政管理和資料輔助人員10名,分布在院部以及各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研究領域已經覆蓋除中東、大洋洲和非洲以外的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擁有研究中心和研究室13個:美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北歐中心、拉丁美洲研究室、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以及南亞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其中還包括關於美國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小基地)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大基地)。

1、美國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是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核心部分,成立於1985年。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中心於2000年被批准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又被批准為美國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教育部和復旦大學對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資助,中心還通過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復旦基金會(The Fudan Foundation)得到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屬的美國海外學校和醫院項目的贊助。

美國研究中心在中美關系、防擴散與軍備控制、美國國會等領域的研究和國際合作,已取得國內外學術和政策界的肯定。

復旦基金會設有「謝希德獎學金」,以紀念謝希德教授對中美關系所作出的傑出努力。該中心出版的《美國問題研究》叢書,已被列入CSSCI來源期刊。
已故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曾擔任該中心首任主任,第二屆主任為倪世雄教授,現任主任為沈丁立教授,吳心伯教授和信強副教授擔任中心的副主任。

2、日本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關系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並帶動對東亞的研究和交流。

中心長期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衛材株式會社、日本萬國博覽會紀念協會、日本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從1991年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把中心作為據點機構予以重點資助。

中心現任主任郭定平教授,中心目前有專職人員11名,校內外兼職研究員百餘名,並聘請多名日本、美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國外著名學者、實業家

3、韓國研究中心
韓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10月,中心現任主任石源華教授,現有專職研究人員6人,兼職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的研究工作在海內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得到了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學術振興財團、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資助。

中心出版《韓國研究論叢》,2006年入選教育部CSSCI來源集刊。中心圖書館現有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的專業書籍近萬冊,是國內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影響的專門圖書館。

4、中亞研究中心
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副主任為楊心宇教授、唐朱昌教授,目前共有研究人員10名。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俄羅斯中亞政治和外交、中俄關系,中國中亞外交、上海合作組織、轉型經濟、俄羅斯法律等。

5、上合組織研究中心

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目前國內教育部直屬的惟一一家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承擔與上海合作組織有關的課題,組織相關研究。中心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兩者各有側重、互為補充。

6、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於1993年正式建立。1996年10月,為實施「中歐高教合作項目」,根據教育部要求進行改組。該中心著重組織和開展對歐盟與歐洲一體化的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及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逐步建成為歐洲問題的研究基地、教學基地、學術交流基地與信息資料基地。

中心現任常務副主任為丁純教授,副主任為陳志敏、胡榮花教授。下設綜合、經濟、政治、法律、社會與文化6個研究室,集合校內各學科研究人員30餘人。

7、歐洲中心政治部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成立於2006年,現有專職在編人員3員,現任主任為陳志敏教授。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與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為兄弟單位,與中心其他成員進行合作,舉行會議和開展課題研究等。同時,它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積極參與其部分教學工作。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主要研究與歐盟(歐洲)政治有關的問題,包括歐洲內部政治與社會問題、歐盟外交與安全問題及歐洲政治文化問題等。

8、北歐中心

北歐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由復旦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和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和冰島25所大學合辦的一個合作平台,是中國與北歐學者、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北歐中心的活動主要包括:

(1)為中國和北歐的學者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主題組織培訓、研討會、學術會議;

(2)為從事北歐研究的中國學者和學生和從事中國研究的北歐學者和學生提供教學;

(3)為北歐商業團體組織安排在上海的活動和課程。

9、中國外交研究中心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中心主任由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任曉教授兼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3名,兼職研究員5名。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要從事中國當代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的主要活動包括:主辦「外交官駐所研究」項目;參與舉辦「大使論壇」;邀請國內外相關人士舉辦學術講座;組織召開學術會議以促進學術交流。中心並出刊中國外交研究工作論文系列。

10、國際組織研究中心

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大使擔任中心主任,張貴洪教授擔任中心執行主任。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組織與國際安全、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與中美關系等。

中心設有復旦「聯合國研究論壇」(FUNS),邀請聯合國官員和學者不定期來中心演講。中心招收國際組織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11、南亞研究中心

南亞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成立,杜幼康教授擔任主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人,並聘請多名校內外南亞問題專家為特邀研究員。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冷戰結束後的南亞政治、經濟、外交和安全問題,美國對南亞的政策,中國與南亞國家的關系等。

12、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0月,由巴基斯坦政府與復旦大學合辦,並得到巴基斯坦政府資助,旨在促進中巴高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

13、拉丁美洲研究室

拉丁美洲研究室於1964年2月成立,先設於歷史系,2001年11月並入新成立的國際問題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名,兼職研究員5名,外籍客座研究員1名。現任主任為朱鴻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拉美國際關系,拉美政治,中拉關系,美拉關系,拉美近現代歷史等。拉美研究室先後出版譯著21部;專著6部;合作編寫辭書、年鑒等7種。

閱讀全文

與謝希德獎學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32014南開大學國家獎學金名單 瀏覽:560
專升本考生考研復試 瀏覽:354
研究生給導師寫自薦信被婉拒了怎麼回復 瀏覽:470
2020中科大非全日制分數 瀏覽:747
江西非全日制研究生 瀏覽:1
2016全日制自考學校 瀏覽:86
考研廣播電視學分數線 瀏覽:465
研究生什麼年齡能考試 瀏覽:580
中科院大學研究生考試培訓 瀏覽:43
全日制大專免考免試入學 瀏覽:943
考研在學校租房子 瀏覽:543
上海全日制專升本報名 瀏覽:924
事業單位必須是全日制學歷嗎 瀏覽:233
出國讀研澳洲 瀏覽:340
金融研究生考英語考試 瀏覽:43
雲南大學研究生比較好的專業 瀏覽:32
本科生考在職研究生報考時間 瀏覽:173
密碼學專業考研科目 瀏覽:996
工程學院針對的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瀏覽:982
研究生考試366分 瀏覽:123